悠久历史
从1932年创立到新中国建立前夕,药物研究所在艰难的环境和条件下,为中国现代药物研究的史册写下了厚重的奠基篇章。
1932-1949
初创维艰
赵承嘏(Tsan Quo Chou),药物化学家,中国植物化学和现代药物研究的开拓者。
1885年12月11日出生于江苏省江阴县
1910年获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理学学士学位
1911年获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理学硕士学位
1914年获瑞士日内瓦大学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两年,后在法国罗克药厂工作
1922年回国后,先后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北平协和医学院执教
1932年创办北平研究院药物研究所
1966年8月6日逝世于上海
1933年3月,中日长城抗战爆发,北平震动。同年4月,药物研究所南迁上海,暂借中法大学药学专修科 校舍。
1936年春,药物研究所搬入法租界福开森路395号(现武康路)一栋四层小洋楼内,与同年迁往上海的“国立北平研究院镭学研究所”合用楼舍。当时研究所仅有赵承嘏1名专任研究员兼所长,后聘3名助理员,3名练习生。
药物研究所因“药理研究之设备尚付缺如,一切工作暂与陈克恢、汪敬熙、朱恒璧、张昌绍诸博士合作进行”。
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药物研究所在沪工作被迫停顿。
药物研究所专任研究员庄长恭辗转昆明,被聘为代理所长,在昆明筹备恢复工作。专任研究员纪育沣在昆明从事抗疟素的化学合成研究。
到解放前夕,药物研究所在沪人员只剩赵承嘏、翁尊尧、王友梅、吕荣清4人。
张昌绍在《三十年来中药之科学研究》(《中华医学杂志》第三十五卷第七期)一文中对赵承嘏的学术评价。
附件下载: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