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久历史

  1980年代,上海药物所在全国改革开放、百业复兴的大环境中,打开了科研新局面,实验楼等工程建设方兴未艾,取得的科研成果振奋人心。

1980-1997
科学春天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上海药物所研究和管理工作突出了四个方面的重点,并取得明显成效。一是逐步加大了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的比例,为药物开发提供源头的支持。二是加快了天然产物化学研究工作,争取化学与药物学交叉研究的新突破。三是继续关注人民保健事业中的重大问题,提出实用的科研成果建议用于生产。四是提高以科研带头人为主体的科研人员的水平和素质。

至1982年上海药物所成立五十周年之际,研究所职工已达580人,拥有合成化学室、植物化学室、药理一室、药理二室、药理三室、抗菌素室、第五研究室、分析室、图书情报室、实验药厂及附属工厂(内设电子室、金工场、玻璃工场等)。 

1985年,国务院批转国家科委、原教育部、中国科学院《关于试办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报告》。同意试办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试行博士后研究制度。上海药物研究所设立化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专业有机化学),成为国家首批建站单位之一。

上海药物所把承担和完成国家重要任务,为人民保健及国防建设服务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 

重点发展项目 

天然产物化学研究 

抗肿瘤药物的研究 

神经药物和药理研究 

其他研究项目 

逐步开辟神经多肽、阿片受体、量子化学、免疫调节剂、放线菌基因调控等领域的研究,并以天然产物化学、作用于神经系统的活性物质和抗肿瘤活性物质及作用原理等研究为重点,结合开展计划生育药物、医用螯合剂、心血管药物以及抗生素等研究。 

十年间,上海药物所承担了国家“六五”、“七五”若干个攻关项目、863任务及中国科学院和国家重点项目,获得了国家和地方基金的支持,完成了包括“青霉素酰化酶基因工程菌中试”等多项科研项目,涌现出如“美登素全合成”等若干具有国内外影响的代表性研究成果。科研论文数量和质量大幅提升,创刊了《中国药理学报》,实验装备建设得到加强,国内外合作交流展露新气象。 

治疗恶性疟疾药物——蒿甲醚

锶-90促排药酰膦钙钠(S-186)

美登素的全合成

“六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抗癌药物研究”

“青霉素酰化酶基因工程菌”获第二届亿利达科技奖

1988年,以上海药物所杨胜利、吴汝平为主要研究人员的国家“七五”生物技术攻关专题“青霉素酰化酶基因工程菌”,获第二届(1988-1989)亿利达科技奖。这是当时我国第一个完成中试的基因工程菌,与国际同类基因工程菌相比处于领先地位。亿利达科技奖系香港亿利达工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刘永龄于1986年在中国科学院设立,每两年评一次,主要奖励应用科学研究尤其是能与工业结合的重要科研成果。评审委员会由著名科学家组成,材料科学家严东生院士任主任,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丁肇中任名誉主任。1989年1月30日,第二届亿利达科技奖授奖仪式在上海药物所举行,时任上海市市委书记江泽民、市长朱镕基、副书记曾庆红、副市长刘振元以及中国科学院副院长胡启恒等人出席。

基础研究“脑内多巴胺系统与四氢原小檗碱同类物的药理作用关系”

重金属解毒药——二巯丁二酸

创刊《中国药理学报》

上海药物所继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试制成功多台高速液相色谱仪后,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又成功研制出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仪及色谱仪配套检测器等设备。

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仪

上海药物所附属工厂试制的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仪采用组合积木式结构,配备了大流量往复式柱塞泵、二种不同应用范围的检测器(紫外单波长检测器、示差折光检测器)、三种不同内径的正相和反相色谱柱,另配备了分流阀、高压双路进样阀和再循环阀。该仪器具有分离速度快、分离样品量比分析型高效液相色谱仪至少高三个数量级,可广泛应用于医药卫生、石油化工、环境保护、食品等各个领域的标准品纯化、有机合成反应产物的分离、药物有效成份的寻找等。该仪器于1981年通过科技成果鉴定,并由国家仪器仪表总局四川自动化仪表九厂进行试生产。

高速液相色谱仪配套设备研制

国际交流

1985年11月10日至14日,享有“化学界联合国”称号的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第一次与中国化学会联合主办国际药用天然产物有机化学学术会议在上海举行。来自五大洲33个国家和地区的422名学者参加,论文332篇。其中,中国代表230多名;参加会议的国际著名化学家有: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英国伦敦皇家科学院院士Barton教授,苏联科学院副院长兼生物有机化学研究所所长Ovchinnikov教授,美国哥伦比亚大学Stock教授,日本名城大学平田义正教授及中国的邢其毅、梁晓天、高怡生、黄耀曾、黄量、陈茹玉等七位院士。此次会议的组织委员会主席由我国著名有机化学家汪猷院士担任。会议以大会邀请报告、分组发言及贴报讨论三种形式进行,上海药物研究所徐任生教授应邀作大会报告——《用于控制生育的植物活性成分的化学研究近况》。

国际合作


附件下载: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