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健

姓 名 丁健 性 别 职 称 研究员
学 历 博士 电 话 021-68077961 传 真 86-21-50807088
电子邮件 个人主页 专家类别 中国工程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研究员
职 务 中国科学院大学药学院院长
通讯地址 上海市浦东新区祖冲之路555号
个人简介

丁健,肿瘤药理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1992年于日本国立九州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现任中科院大学药学院院长(2013-至今)、曾任上海药物研究所所长(2004-2013)、新药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2005-2012)、所学术委员会主任(2014-2019)。兼任药理学经典期刊Acta Pharmacol Sin主编及Eur J Pharmacol等国际期刊编委。


领导建立了符合国际规范的抗肿瘤药物筛选和药效学评价体系。近些年,瞄准国际前沿,前瞻布局了“抗肿瘤药物研发-敏感标志物探究-耐药机制探明-联合用药方案制定”四位一体的药物转化研发平台,并从肿瘤蛋白激酶研究领域逐步拓展到表观遗传、肿瘤免疫微环境等新兴抗肿瘤领域。作为主要发明者之一研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14个候选新药正在进行临床研究,其中,高选择性c-Met抑制剂SCC244于2023年3月有条件获批上市,另有2个已提交NDA上市申请;5个候选新药同步在美、日、澳开展临床研究。针对抗肿瘤药物临床响应率低、易耐药的困境,大力开展抗肿瘤药物的生物标志物和耐药机制研究。迄今,围绕自主研发新药,发现了十余个生物标志物及多个联合用药方案。在Cell、Cancer Cell、Mol Cancer、Cell Res 等杂志上发表论文340余篇,获国内外授权发明专利150余项。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奖章、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谈家桢生命科学成就奖等重大奖项十余项。


2009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工作经历
  • 日本国立九州大学 博士生、访问学者
     
     
     
  •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博士后
     
     
     
  •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副研究员、研究员、课题组长
     
     
     
  •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副所长
     
     
     
  •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所长
     
     
     
  • 新药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主任
     
     
     
  •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学术委员会主任
     
     
     
  • 中国科学院大学 药学院院长
     
     
     
研究方向
分子靶向抗肿瘤药物的研发、作用机制研究及生物标志物研发。
科研项目
  •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A12000000,“个性化药物——基于疾病分子分型的普惠新药研发”,2015/10/1-2020/09/30,在研、主持。
     
     
     
  •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A类专项,XDA12020101、AL3810个性化特征研究,2015/10/1-2020/09/30,在研、主持。
     
     
     
  • “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综合性新药研究开发技术大平台建设,2009ZX09301-001,化学创新药物研发体系建设, 2009/1/1-2010/12/31,结题、主持
     
     
     
  • “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综合性新药研究开发技术大平台建设(滚动),2012ZX09301-001-001,化学创新药物研发体系建设, 2012/1/1-2015/12/31,结题、主持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项目,81021062、针对分子靶点的抗肿瘤药物发现及其机理研究,2011/1/1-2013/12/31,结题、主持。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项目滚动,81321092、针对分子靶点的抗肿瘤药物发现及其机理研究,2014/1/1-2016/12/31,结题、主持。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91229205、免疫稳态失衡在炎癌转化的开关机制-免疫负性调控因子SIRP 在免疫球蛋白受体pIgR免疫背叛中的调控,2013/1/1-2016/12/31,结题、主持。
     
     
     
科研成果

领导建立了符合国际规范的抗肿瘤药物筛选和药效学评价体系。近些年,瞄准国际前沿,前瞻布局了“抗肿瘤药物研发-敏感标志物探究-耐药机制探明-联合用药方案制定”四位一体的药物转化研发平台,并从肿瘤蛋白激酶研究领域逐步拓展到表观遗传、肿瘤免疫微环境等新兴抗肿瘤领域。作为主要发明者之一研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14个候选新药正在进行临床研究,其中,高选择性c-Met抑制剂SCC244于2023年3月有条件获批上市,另有2个已提交NDA上市申请;5个候选新药同步在美、日、澳开展临床研究。针对抗肿瘤药物临床响应率低、易耐药的困境,大力开展抗肿瘤药物的生物标志物和耐药机制研究。迄今,围绕自主研发新药,发现了十余个生物标志物及多个联合用药方案。在Cell、Cancer Cell、Mol Cancer、Cell Res 等杂志上发表论文340余篇,获国内外授权发明专利150余项。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奖章、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谈家桢生命科学成就奖等重大奖项十余项。

荣誉获奖
  • 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奖章
     
     
     
  • 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
     
     
     
  • 谈家桢生命科学成就奖(2016)
     
     
     
  • 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 上海市自然科学一等奖
     
     
     
  • 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 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
     
     
     
  • 吴阶平医学研究奖-保罗 杨森药学研究一等奖
     
     
     
  • 上海市十大科技精英
     
     
     
代表论著

    1.Huang X# , Yan J#, Zhang M# , Wang Y#, Chen Y, Fu X, Wei R, Zheng X, Liu Zh, Zhang X; Yang H,Hao B, Shen Y, Su Y, Cong X, Huang M, Tan M*, Ding J*, Geng M*.Targeting Epigenetic Crosstalk as a Therapeutic Strategy for EZH2-aberrant Solid Tumors, Cell, 2018;175(1):186-199. 

    2.Zeng H#, Qu J#, Jin N#, Xu J, Lin C, Yang X, He X, Tang S, Lan X, Yang X, Chen Z, Huang M*, Ding J*, Geng M*.Feedback activation of leukemia inhibitory factor receptor limits response to histone deacetylases inhibitors in breast cancer. Cancer Cell, 2016;30(3):459-73. 

    3.Lian Q#, Xu J#, Yan S, Huang M*, Ding H, Sun X, Ding J*, Sun B* and Geng M*. Chemotherapy-induced intestinal inflammatory responses are mediated by exosome secretion of double-strand DNA via AIM2 inflammasome activation. Cell Res. 2017;27(6):784-800. 

    4.Zhang T#, Qu R#, Chan Sh#, Lai M, Tong L, Feng F, Chen H, Song T, Peiran Song, Gang Bai, Yingqiang Liu, Yanan Wang, Yan Li, Yi Su, Shen Y, Sun Y, Chen Y, Geng M, Ding K*, Ding J*, Xie H*.Discovery of a Novel Third-Generation EGFR Inhibitor and Identification of a Potential Combination Strategy to Overcome Resistance. Mol Cancer. 2020;19(1):90. 

    5.Wang X#, Zhang M, Ping F, Liu H, Sun J, Wang Y, Shen A, Ding J*, Geng M*. Identification and therapeutic intervention of coactivated anaplastic lymphoma kinase,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 and ephrin type‐A receptor 5 kinases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epatology. 2019;69(2):573-586.

    6.Yue X#, Ai J#, Xu Y#, Chen Y#, Huang M, Yang X, Hu B, Zhang H, He Ch, Yang X, Tang W, Peng X, Dong L, Wang H, Fan J*, Ding J*, Geng M*. Polymeric immunoglobulin receptor promotes tumor growth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epatology. 2017;65(6):1948-1962. 

    7.Xie Q, Chi Sh, Fang Y, Sun Y, Meng L, Ding J *, Chen Y*. PI3K inhibitor impairs AKT phosphorylation and synergizes with novel angiogenesis inhibitor AL3810 in huma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Sig Transduct Target Ther. 2021;6(1):130. 

    8.Chen Y#, Wang Y#, Zhang J, Su Y, Shen Y, Jiang D, Hou Y , Geng M*, and Ding J*. G9a regulates breast cancer growth by modulating iron homeostasis through the repression of ferroxidase hephaestin . Nature Commun. 2017; 8(1):27. 

    9.Dai X#, Yan J#, Fu X, Pan Q, Sun D, Xu Y, Wang J, Nie L, Tong L, Shen A, Zheng M, Huang M, Tan M, Liu H, Huang X*, Ding J*, Geng M*. Aspirin inhibits cancer metastasis and angiogenesis via targeting heparanase. Clin Cancer Res. 2017;23(20):6267-6278. 

    10.Liu H#, Ai J#, Shen A, Chen Y, Wang X, Peng X, Chen H, Shen Y, Huang M*, Ding J*, Geng M*.c-Myc alteration determines the therapeutic response to FGFR inhibitors. Clin Cancer Res. 2017; 23(4):974-984. 

     
社会任职

2006.12-现在 Acta Pharmacologica Sinica 主编

2007.1-现在 European Journal of Pharmacology 编委

2007.1-现在 Journal of Ethnopharmacology 编委

2013-2019 Molecular Pharmacology 顾问编委(Editorial Advisory Board (EAB) member)

2017.04-2022.01 中国药学会 副理事长

2012.07-2021.07 中国药理学会 副理事长

2015.08-至今 上海市浦东新区科协 主席

2017.04-至今 上海市浦东新区生物产业行业协会 会长 

2022.09-至今 上海市浦东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专家委员会顾问组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