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中国科学院 联系我们  
 
站内检索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科研动态
上海药物所发现肿瘤选择性仿生纳米粒可有效抑制乳腺癌原位瘤生长及肺部转移
发表日期: 2018-03-09
打印 关闭 浏览次数:

  乳腺癌严重危害女性健康,转移是导致乳腺癌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目前传统化疗依然是临床治疗乳腺癌原发瘤及转移灶的主要手段。但由于化疗药物缺乏针对肿瘤细胞的靶向性,导致严重毒副作用,极大限制了化疗的临床应用。

  针对上述问题,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药物制剂中心博士研究生郎天群在李亚平研究员和尹琦副研究员的指导下,以乙酰肝素酶(Hpa)在肿瘤细胞内高表达作为突破口,综合仿生纳米技术与前药策略,设计构建了乙酰肝素酶敏感的仿生纳米递送系统rHS-DTX。首次将硫酸乙酰肝素(HS)与化疗药物多西他赛(DTX)进行偶联形成两亲性分子HS-DTX,该分子可以在中性介质中自组装形成胶束,随后将红细胞膜包裹于胶束表面,构建了仿生纳米递送系统rHS-DTX。

  研究表明,rHS-DTX内核的HS-DTX胶束有显著的Hpa酶敏感特性。在Hpa高表达人乳腺癌细胞MCF-7中,Hpa迅速将HS-DTX中HS水解释放出DTX从而表现出较强的细胞毒性;而在Hpa低表达人乳腺上皮细胞MCF-10A中,由于DTX毒性被HS掩蔽,进而表现出低毒性。HS-DTX的肿瘤选择性提高了化疗药物疗效,同时降低对正常细胞的毒性。外层的红细胞膜屏蔽HS所具有的负电荷,保证rHS-DTX在循环系统中不被吞噬清除,将药物靶向输送至肿瘤原发部位以及转移灶。在转移性乳腺癌裸鼠模型中,rHS-DTX组显示出高于游离多西他赛组6.35倍的瘤内药物量,肿瘤抑制率达98.2%,肺转移抑制率达99.6%。受试动物主要器官及血液生化指标均未发现病理变化。

  该研究工作于2018年3月1日发表在国际权威期刊Adv.Funct.Mater.上,该项目获得基金委创新群体科学基金及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的支持。

  文章链接:https://doi.org/10.1002/adfm.201707289

(供稿部门:药物制剂研究中心;供稿人:尹琦)

评 论
  版权所有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沪ICP备05005386号-1
地址: 上海市浦东张江祖冲之路555号 邮编:201203 电话: 86-21-50806600

沪公网安备 310115020083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