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部门介绍核磁技术服务部简介
化合物是化药研发的源头,化合物的结构和功能表征贯穿了化药临床前研究的几乎所有阶段,具体包括活性化合物的发现与获取、药效评价和药理机制研究、药物代谢研究、药物质量控制研究等,而核磁共振(NMR)测试分析在分子结构表征中起关键、不可替代的技术支撑作用。上海药物研究所是我国创新药物研发体系建设的主要承担单位之一。在过去的几十年间,上海药物研究所核磁共振团队为我所的创新药物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参与完成了对抗癌药美登素、抗心血管药丹参、抗早孕药芫花、抗肿瘤药喜树碱和抗流感药达菲等药物的结构表征和对数千个新化合物的结构鉴定。
为了提升新药研发相关结构表征平台的技术支撑能力,在过去的十余年间,我们立足研究所的科研需求,前瞻部署,积极争取国际一流的核磁设备。在设备配置方面,所级中心核磁技术服务部目前已有核磁共振谱仪11台套,具体包括:液氦低温探头800兆核磁谱仪一台,液氦低温探头600兆核磁谱仪两台,液氦低温探头500兆核磁谱仪一台,液氮低温探头500兆核磁谱仪一台,常温探头600兆核磁谱仪两台,常温探头500兆核磁谱仪一台,常温探头400兆核磁谱仪三台。2020-2022年间,在修购专项经费的支持下,核磁技术服务部完成了800 MHz高场核磁共振谱仪的采购、安装、调试和验收工作。在技术服务能力方面,核磁技术服务部目前已可同时向所内外提供小分子化合物和生物大分子的核磁测试和数据分析服务,具体包括旨在结构鉴定的小分子化合物常规核磁共振数据采集和分析、基于LC-NMR技术的复杂混合物样品的在线分离和结构鉴定、基于核磁共振技术的靶标蛋白质-小分子相互作用检测和表征、基于核磁共振技术的蛋白质结构解析等。
为了提升技术服务能力,在过去的5年里,核磁技术服务部承担并完成了两项中国科学院仪器设备功能开发技术创新项目。其中,“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测试数据采集和测试数据存储的系统化管理”项目由核磁技术服务部李三顺正高级工程师主持,该项目的开展旨在建立个性化的核磁测试设备数据采集、推送和存储一体化管理体系,实现对新药研发相关核磁数据的精确管理。该项目于2018年顺利结题并完成技术验收,通过开展该项目所获得的阶段性成果申报软件著作权一项(“公用核磁共振仪器的排队预约和使用管理平台系统”,登记号:2017SR116976);“质谱-核磁联用技术体系中多通道样品质量优化处理装置的功能开发”项目由核磁技术服务部周晨高级工程师主持,于2020年立项,并在2021年顺利结题验收。该项目工作完成了用于化合物筛选的亲和选择质谱与核磁共振联用方法的技术优化,为提高药物研发效率提供了新的技术保障,项目实施所取得的成果合计申请发明专利两项和实用新型专利一项,其中,实用新型专利已获授权(专利号:ZL202120463377.6)。2021年2月25日,所级中心质谱技术服务部与核磁技术服务部携手获得了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认可(机构注册号:CNAS L14384),具备了按照有关国际标准开展检测活动和提供检测数据的能力,检测结果具备更高的权威性和公信度,同时也是对相关技术服务部质量管理水平、质量风险控制水平、实验技术水平的认可。
经过多年的人才团队建设,所级中心核磁技术服务部现有专业技术工作人员合计8人,其中包括中科院“百人计划”研究员1人,正高级工程师1人,具有博士学位的工作人员3人,具有硕士学位的工作人员3人。在过去的5年里,核磁技术团队承担了中国科学院的仪器设备功能开发技术创新项目两项、国自然面上项目三项、重大新药创制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任务一项、以及上海市市级科技重大专项任务一项。除了上述主导完成的项目之外,近5年,核磁技术服务部技术团队年均完成核磁测试超过10万项次,参与完成药物研发相关基础研究工作20项以上,参与或主导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3项和实用新型专利2项。在2017-2019年度,核磁技术服务部为抗阿尔茨海默症化合物GV-971与Aβ单体的相互作用模式解析提供定制解决方案,并最终为GV-971的作用机制解析提供了重要辅助数据。GV-971已于2019年获批上市用于阿尔茨海默症治疗。在2022年,核磁技术服务部助力完成抗新型冠状病毒药物先诺欣的体内代谢回收率测定,该药已于2023年获批上市用于轻中度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治疗。因业绩突出,核磁技术服务部荣获上海市科技系统2018年度“三八红旗集体”;李三顺正高级工程师(已于2020年退休)荣获2018年度“上海生命科学大型仪器区域中心优秀个人”荣誉称号;张乃霞研究员获得2019年度“浦东工匠”荣誉称号;周晨博士在2021年度升职为高级工程师,同时入选中科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会员;蔡耀耀高级实验师于2021年度获评为中国科学院技术支撑人才(技术能手类),2022年度获评为“上海生命科学大型仪器区域中心优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