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广播中心】这位与党同龄的上海百岁科学家 研发出首个被国外公司仿制的中国新药

  他和中国共产党同龄,生日与中共一大召开同一天。今天(23日),他迎来自己的百岁生日!他就是中国第一代临床麻醉学家、药理学家、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丁光生研究员。
  为了弘扬老一辈科研工作者们“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科学家精神,传承药物所“为民、执着、融合、自强”的新药精神,表达对丁光生先生的祝福与敬意,近日,上海药物所举行“向光而生——丁光生先生百岁华诞学术报告会”。在众人的讲述中,这位百岁科学家以爱国之心、报国之志谱写的一生渐渐清晰,他勇于创新、“为国、为民”的精神让后辈敬仰。
  心怀报国志
  丁光生先生是我国第一代麻醉学家、药理学家和编辑学家。幼年在家族影响下,他就以科学救国为志,直至今日,他对家国振兴的深厚感情,仍溢于言表。
  上世纪40年代,他留学海外,获国外多个机构的工作邀请。但一颗拳拳的爱国心促使他毅然决然地回到百废待兴的祖国。在丁光生撰写的《创新求实 艰苦奋斗 报效祖国》的一文中记载了他当时踏上祖国热土时的激动之情“在香港的英国军警的持枪监视下,换小轮至九龙,再换火车至罗湖,走百米缓冲地带终于踏上祖国大陆的土地。当我提着两个沉重的箱子走出罗湖火车站,第一次见到五星红旗时,经不住热泪盈眶。”
  丁光生对祖国的拳拳深情,几十年间从未更改。在他看来,所谓“新药精神”不能脱离“爱国”两字,他说:“只有把祖国放在心里,才能真正做出‘为国’、‘为民’的新药。”  

 

为民制新药 甘为“试药人”
  回国后的丁光生选择了加入上海药物研究所。上海药物所自1932年建所以来,一直开展药物化学的研究工作。当时国内没有药理研究室,只能把样品寄到国外进行药理活性测试。一进所,丁光生就立即着手开展了药理研究室和动物房的筹建工作——这对当时的药物所而言,是白手起家、平地起楼般的大工程。
  经过近三十年的艰苦创业,丁光生先后领导筹建了国内最早的抗高血压和抗血吸虫病药物研究室,研究所的药理研究室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人才荟萃,在国内外享有一定声誉。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上世纪五十年代,我国有大量的血吸虫病的病人,治疗这个病,全世界多用锑剂,这种药须通过静脉注射,毒性大,有的病人刚注射完,就因毒性太强而丧命。丁光生和他的同事们经过反复筛选研制,找到了安全强效的解药——二巯丁二酸钠,一经推广应用,拯救了许多人的生命。 在研制期间,丁光生还自告奋勇,成了第一个临床试验的“病人”。1991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此药在美国仿制和临床使用,这是美国人第一次仿制和使用中国人发明的药。

 

转战编辑学 为中国学术界赢得国际话语权
  晚年,丁光生倾心创办药理学期刊《中国药理学报》、《新药与临床》,自此又开始人生的另一个辉煌阶段。他在担任《中国药理学报》主编期间,做了很多创新之举。在他的领导下,《中国药理学报》创刊仅五年就被美国科技情报研究所的科学引文索引SCI收录,是早期被SCI收录的少数中国期刊之一。此后,该期刊多次被评为国家和中国科学院期刊一等奖;《新药与临床》也多次被评为国家期刊一等奖。
  岁月更迭,时光荏苒。而今的丁光生年届百岁,但留在大家的印象里的,依然是他挎着书包,迎着晨光,雄赳赳、气昂昂迎面走来的画面,给人鼓舞,予人力量,一如他始终坚信且践行的人生哲学:“珍惜光阴,艰辛创业,其乐无穷”……(记者/李雪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