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委员会
(委员按姓氏笔画排序)
-
岳建民
学位评定委员会 - 主席
岳建民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上海药物研究所学位委员会主任、学术委员会委员。1984年毕业于兰州大学化学系;1987和1990年在该校有机化学专业相继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其后,分别在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和英国Bristol大学化学院进行博士后研究;1994年至1996年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任副研究员;1996至今上海药物研究所任副研究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已在Chem. Rev., J. Am. Chem. Soc., Cell. Res., Org. Lett., J. Nat. Prod.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80余篇;获得授权专利14项。 2010年获上海市自然科学一等奖;2013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16年获得吴阶平-保罗·杨森医学药学奖;2017年获得上海市科技精英。2017年被评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
丁 侃
学位评定委员会 - 副主席
丁侃,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博导,课题组长。2011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主要从事中药中多糖的结构与功能,构效关系,多糖的靶向性及其作用机理,多糖与肠道菌群作用机理,细胞膜蛋白聚糖及其相关酶的功能机制以及糖类创新药物研究,目前团队成员36余人。1993-1996年期间于中国药科大学师从李萍教授和徐国均院士从事生药学研究,于1996年获生药学理学硕士学位;1996-1999年间于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师从方积年研究员从事糖化学研究,并于1999年获有机化学理学博士学位。其后分别到瑞典隆德大学 (Lund University),美国加州大学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Irvine),美国哈佛大学 (Harvard University) 进行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博士后研究,主要从事蛋白聚糖在肿瘤和神经细胞中结构和功能机制的糖生物学研究。2005年12月回国在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始任研究员至今。2011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06年至今,共主持863国家高科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十一五”“十二五”“重大新药创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等26项课题,此外还参与97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等7项课题。作为主编已出版多糖专著《中药多糖结构与功能及其机制》,参编完成《高等药物化学》、《糖生物工程》和《中草药有效成分提取与分离》三个章节。在Journal of Cell Biology、 Oncogene、J Biol Chem、Glycobiology、Carbohydr Polym等国内外杂志上发表论文134余篇。成果已申请或获得国家国际专利共61项、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二等奖、上海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和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
南发俊
学位评定委员会 - 副主席
南发俊,1991年毕业于兰州大学化学系,1997年于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获理学博士学位。1997年8月—2000年5月在美国乔治城大学医学中心(Georgetown University Medical Center)从事药物化学研究。
-
甘 勇
学位评定委员会 - 委员
甘勇,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课题组长,博士生导师。在应用基础研究领域,围绕生物体内复杂的生理屏障,从物理药剂学角度出发,开展了新型功能型载体制剂的设计及其克服生理屏障机制的研究,取得了系列成果。先后在Science Advances、Nature Communications、PNAS、ACS Nano、Nano Letters、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Biomaterials、Journal of Controlled Release等国内外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70余篇;参编专著4部。在高端制剂转化及产业化方面,理性化设计制备多个创新制剂,显示了良好的成药性,目前正在不同阶段的临床转化和推进;获得授权专利35项,新药临床批件15项,研发上市创新制剂4项。
-
李 川
学位评定委员会 - 委员
李川博士,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本科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随后在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工作,1998年获日本东京药科大学博士学位后赴美国新泽西州立大学做博士后研究。2000年底回国后主要从事中药药代动力学研究,包括:① 建立中药多成分体系和多药体系药代动力学研究方法,构建适合中药特点的独特技术体系。② 围绕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中药活性成分的药代属性、体内暴露特征与调控机制;提出“中药药代标识物”并开展研究;研究方剂配伍的药代机理与作用模式,提出“药代和谐”并研究中药化药联合用药及复方设计。③ 开展药代动力学研究,支持中药大品种科技提升和新药研发。此外,主持建成了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的小分子化药新药药代动力学公共技术平台,先后完成了上百个支持药物发现的药代筛选、一类新药临床前药代动力学评价、I期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项目。2004 年被国家人事部等确定为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05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8年获药明康德生命化学研究奖(一等奖),2009 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研究方向:中药药代动力学),2014年获第五届中国中医科学院唐氏中医药发展奖(中药研究青年奖)。担任中国药理学会药物代谢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2018年-2021年)、候任主任委员。现任Drug Metab. Dispos.、Acta Pharmacol. Sin.、Acta Pharm. Sin. B等杂志编委。
-
李 佳
学位评定委员会 - 委员
李佳研究员1992年毕业于浙江医科大学药学系。1994年进入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攻读博士学位,2000年获理学博士学位。同年于上海药物研究所工作,负责国家新药筛选中心高通量药物筛选模型建立。2003年2月至8月应邀访问英国剑桥大学病理系参与细胞凋亡和新生血管生成相关研究。2004年8月至2005年2月作为访问学者应邀赴澳大利亚Garvan医学研究所从事糖尿病相关合作研究。现为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所长、研究员、课题组长、博士研究生导师、新药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李佳研究员在国内系统建立了符合国际规范的治疗糖尿病的多靶标集成、多功能筛选、多层面药效评价的标准化技术体系和靶向酶分子家族的多靶标集成筛选平台,已发现数百个新活性化合物,有15个候选新药进入系统临床前研究,其中6个候选1类新药实现转移转化,两个候选1类新药已经获得临床研究批件。已授权国际国内发明专利65项,申请66项。在Chem Soc Rev、Advanced Materials、Nat Commun、Diabetes、Diabetologia、JBC、Chem Sci、Chem Commun、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JMC、Sci Rep等国际期刊发表SCI论文338篇,其中通讯作者文章171篇,影响因子总和超过1200,总引用超过5100次,h因子为35。2011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011获得第十二届中国青年科技奖,2012年获得中国科学院十大杰出青年称号,2014年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2016年入选上海市领军人才、国家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药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上海药学科技奖一等奖各一项。承担国家新药创制重大专项、973课题、863项目、科技部国际合作重点项目、基金委优秀群体、基金委面上项目等多项国家项目和中科院先导专项、重点方向性项目以及上海市的重大、重点科学研究项目。
-
吴蓓丽
学位评定委员会 - 委员
吴蓓丽于2006年获清华大学生物物理专业博士学位。从2007年至2011年,在美国Scripps研究所进行博士后阶段的研究工作。2011年,全职回国加入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现任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研究组组长、上海科技大学兼职教授。吴蓓丽从事生物大分子蛋白质的结构生物学研究多年,通过测定蛋白质分子的高分辨率晶体结构,研究其结构与功能关系。目前,主要针对G蛋白偶联受体(GPCR)开展结构生物学研究,以期揭示不同GPCR蛋白对细胞外信号分子的特异性识别机制,以及将信号向下游传递的特异性传导机制,并为靶向GPCR的药物研发提供线索和依据。已在上海药物所成功建立了GPCR结构生物学研究平台,并在多种重要GPCR蛋白的结构测定工作中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
杨春皓
学位评定委员会 - 委员
杨春皓现为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课题组长。作为课题负责人目前承担着多项国家项目,包括“十三五”重大专项子课题、国家自然基金及中国科学院战略先导科技专项A子课题等,共发表同行评审文章九十多篇,申请国内国际专利二十多项,2017年入选中国科学院“特聘骨干人才”。
-
罗 成
学位评定委员会 - 委员
罗成综合运用计算生物学、生物信息学和药物分子设计等理论方法,针对表观遗传修饰酶及蛋白-蛋白相互作用,建立多种化学生物学实验验证体系,开展新靶标、新机制的创新药物研发和作用机理研究。揭示了多个重要靶标的调控机制;发现一批具有开发前景的先导化合物(5类以上为世界首次发现),两个化合物进入了临床前评价。共发表SCI论文120篇,总影响因子>770以上,论著被他引>2400次以上,H因子为25。近5年来,研究结果在Nature、Nature Chem、JACS、PNAS、Adv Mater、Nucleic Acid Res和J Med Chem等国际著名杂志发表通讯、共同通讯或第一作者论文60余篇。申请专利19项(PCT两项),获得授权专利3项和美国专利1项;主持“863”、基金委重大研究计划等项目7项;培养及联合培养研究生18名,1人次获中科院院长优秀奖、1人获上海市优秀毕业论文、1人次获“地奥”二等奖、10人次获研究生国家奖。
-
宫丽崑
学位评定委员会 - 委员
宫丽崑 博士 研究员,课题组长,博士研究生导师。本科和硕士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2000年硕士毕业后加入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至今。期间2002年9月~2005年6月在职攻读本所药理学博士研究生,获理学博士学位。2006年11月至2008年11月于日本东京大学药学院分子药物动态学教研室从事博士后研究(受聘于日本学术振兴会(JSPS))。2008年12月回国。先后承担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中科院先导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课题20余项,发表文章60余篇。建立了以分子毒理学新技术为基础的早期毒性筛选体系开展创新药物成药性评价,以及深入的分子机制研究。负责/参与安评中心符合国际多边GLP规范关键技术体系建设,建设了国际认可的整合的生物大分子药物和细胞治疗产品PK/PD/TOX评价体系,完成千余项新药安评项目,获得我国新药证书或临床批件50余项,美国FDA、欧盟国家临床试验许可/上市20余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文章60余篇(SCI收录近40篇)。荣获2013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009年和2016年“中国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17-2018年度上海市科技系统三八红旗手等多项奖励。
-
宣利江
学位评定委员会 - 委员
宣利江,博士,研究员。1967年生于浙江省海宁市,1995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天然药物化学专业。长期从事天然活性化合物的发现和新药创制及中药现代化研究,发表论文八十余篇,获中国及美国专利授权5项,新药证书3项;培养硕士、博士30多名。丹参多酚酸盐及其粉针剂是他新药技术开发和产业化的成功案例。从根本上实现了从“模糊”到“清楚”、从“基于经验”到“基于证据”的创新中药的升级换代。该药于2005年获得新药证书,相关技术获得了中国和美国专利授权,被国家发改委列为中药现代化示范工程。截止2018年末,该药已应用于2000万以上病患,累计实现250亿以上销售。该药已进入09、17和19版国家基本医保目录,并成为国家中药保护品种。鉴于他新药研发的杰出成就,宣利江获得了包括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011)、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2013)、上海市技术发明一等奖(2007)、谈家桢生命科学产业化奖(2014)、中国药学发展奖(201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突出贡献奖(2017)等一系列科技奖励,并获得上海市劳模(2015)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17),入选上海市领军人才(2015)和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2017)。
-
胡有洪
学位评定委员会 - 委员
胡有洪,1991年毕业于兰州大学化学系,1994年获兰州大学理学硕士学位,1997年获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所理学博士学位。1997年9月至1998年8月在日本名古屋大学生命农学院 Minoru Isobe 研究组做访问学者;1998年9月至2000年8月在美国乔治城大学医学中心做博士后;2000年9月至2001年3月在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化学生物学研究所做博士后;2001年在美国 Vivoquest 公司担任药物化学资深研究员。2005年回国任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2006年获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资助。
-
赵 强
学位评定委员会 - 委员
赵强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解析在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一系列重大疾病过程中的GPCR的三维结构,以及隐藏在相关三维结构中的受体-配体识别以及作用信息。2002年他加入清华大学饶子和院士的研究组,并于2007年初获得清华大学博士学位。之后加入美国Scripps研究所 Ray Stevens研究组任博士后,开始从事膜蛋白结构尤其是G蛋白偶联受体的结构研究。2011年,回到上海药物研究所开始独立科研工作。 -
赵维民
学位评定委员会 - 委员
赵维民博士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天然药物中的药效活性物质的发现研究,为天然药物的质量控制和新型天然药物制剂的研究开发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利用化学合成方法对所发现的天然活性物质进行结构修饰和结构类似物的合成,以期获得价廉、易得和具有更好成药性的生物活性化合物用于创新药物研究。目前有多个天然和合成化合物在进行临床前和深入药理研究。现承担科技部十二五“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迄今已发表研究论文90余篇,专利授权7项。主持翻译《制备色谱技术——在天然产物分离中的应用》(2000)和《生物活性天然产物分离策略手册》(2010),参与编写《天然产物化学》(第二版)(2005)和《天然产物活性成分分离》(2012)。 -
章海燕
学位评定委员会 - 委员
章海燕博士的主要研究方向是阿尔茨海默症(AD)和缺血性脑卒中(IS)的发病机制和治疗策略研究。近年来以临床药物、天然产物、靶标小分子为导向的研究策略,基于AD和IS多环节、多病因复杂发病机制合作研发了若干新型多潜能抗AD和抗IS活性化合物和诊断探针,并围绕AD治疗药物石杉碱甲、多奈哌齐及抗缺血脑损伤新型活性天然产物结构衍生物咖啡酰白桦醇酯等阐明了药理作用新机制。累计在Trends Pharmacol Sci、 Acta Pharm Sin B、Free Radical Biol & Med、Neuropharmacology、J Neurochem、J Am Chem Soc、J Med Chem、Org Lett、J Nat Prod、等SCI期刊上发表论文80余篇,获国内外专利授权20余项。 -
梅雪锋
学位评定委员会 - 委员
梅雪锋,美国乔治敦大学(Georgetown University)化学博士。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药物质量控制与固体化学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课题组长。2006-2010年间就职于美国新泽西州著名制药企业诺华制药公司(美国),担任高级研究员,项目负责人;2010年回国工作,2011年起担任药物质量控制与固态化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药物晶体协会执行委员。主要从事药物固态化学和药物分析化学方面的工作,研究内容涉及药物共结晶的设计与合成研究,药物固态化学表征、成盐和多晶型筛选等方面。 -
黄 蔚
学位评定委员会 - 委员
2005年在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获得有机化学博士学位。2005-2006年在美国犹他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2006-2010年在美国马里兰大学任研究助理,2010-2012年在美国马里兰大学任助理教授。2012年受聘于上海药物研究所,担任课题组长。长期从事糖类药物研究,在糖化学和糖生物学交叉领域,发展新的糖类药物设计技术,在糖基化优化的单克隆抗体药物、基于糖链定点的抗体药物偶联物(ADC)药物、抗耐药菌的糖肽抗生素、糖苷类小分子抗肿瘤药物、靶向受体糖基化干预策略等项目上,取得了积极的成果,相应的药物候选分子在进行系统的临床前评价。研究成果在Nat.Chem. Biol., Nat. Protoco., Angew. Chem. Int. Ed., J. Am. Chem. Soc., J. Med. Chem.等专业期刊发表文章70余篇,近5年引用数大于2500次,H-index为28。 -
缪泽鸿
学位评定委员会 - 委员
缪泽鸿,博士,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研究组长。从事抗肿瘤新药研究研发及分子细胞作用机制研究,着重围绕肿瘤DNA修复和耐药展开创新型抗肿瘤药物发现及相关机制研究。已在SCI学术期刊发表论文80余篇,包括Cancer Res (6篇)、Int J Cancer (3篇)、Cell Death Dis (2篇)、Nat Prod Rep、Trends Pharmacol Sci等药理学和肿瘤学领域的重要期刊;参加编写国际专著2本、国内专著3本;主持完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抗肿瘤1.1类新药盐酸希明替康获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临床试验批件2份,目前正在进行I期临床试验;正在主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抗肿瘤1.1类新药盐酸美呋哌瑞和SOMCL-9112的临床前研究,预计年内将进行临床试验申报;获授权发明专利13项、申请国内外发明专利 19 项。先后主持或参与国家重大新药创制新药临床前研究项目、关键技术研究项目、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重点项目、创新群体项目等;入选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10)、中国科学院科技创新交叉与合作团队(2012)、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计划(2013)及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2008)等人才计划;曾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09,排名第二)、上海市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007,排名第二)、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2005)、中国科学院院长特别奖(2004)、中国科学院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004)、上海药学科技一等奖(2004,排名第二)及中国药理学会Servier奖(2003)。 -
谭敏佳
学位评定委员会 - 委员
谭敏佳,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课题组长。2003 年毕业于复旦大学,2008 年获得中科院上海药物所博士学位,并于2008 年至2012年在美国芝加哥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实验室主要以肿瘤和代谢性疾病为研究对象,利用最新生物质谱技术,围绕细胞内蛋白翻译后修饰及动态变化开展研究工作,旨在发现其在疾病中的调控机制,阐明相关药物的靶标和分子机理,鉴定“精准”指征药效的个性化生物标志物和探索治疗新策略。研究工作发现了数种新蛋白新修饰,揭示了这些新修饰与表观遗传和细胞代谢间的关系,为相关肿瘤和代谢性疾病的机理和治疗新策略研究奠定重要基础;阐明了肺腺癌的分子全景,筛选到潜在生物标志物和药物治疗靶标,为肺腺癌的精准医疗提供了重要资源和线索。共发表SCI论文80余篇,其中通讯/第一作者发表在Cell(3篇)、Cell Metab、Nat Chem Biol、Nat Commun、Cell Chem Biol等国际学术期刊。Web of Science引用5000余次,其中10篇论文引用>200次,单篇论文最高引用800余次,六篇论文为ESI高被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