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部门
-
药物靶标结构与功能中心
本中心主要围绕与重大疾病相关的药物靶点(主要为G蛋白偶联受体为代表的重要膜蛋白药靶),研究和鉴定新型药物靶标的三维结构,发现靶向重要药物靶标的化学小分子配体。 经过10年的发展,中心已成为国内领先、国际前沿的药物靶标结构生物学技术平台,同时拥有一支在GPCR研究领域具有重大国际地位和影响力的一流的研究团队。 结合药物所的优势研究方向,围绕“出新药”的战略要求,中心将更多更好地解析与重大疾病相关的药物靶标结构,为人类健康的新药研究做出重要贡献。
-
药物发现与设计中心
药物发现与设计中心(Drug Discovery and Design Center,简称DDDC)成立于2000年,前身为上世纪70年代组建的量子化学课题组。中心以创新药物靶标发现和先导结构的发现与设计优化为目标,开展相应的理论方法发展及应用研究,主要包括药物设计学,计算生物学、生物信息学、基于新一代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的药物设计、基于重要疾病靶标的药物发现及设计等方面的基础及应用研究,部分成果现已进入产业化开发阶段。中心研究成果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陈凯先院士、蒋华良院士等曾获得何梁何利科学与科技进步奖、中国青年科学家奖、中国药学会突出贡献奖等奖项。
-
化学生物学研究中心
化学生物学是利用外源化学手段,在分子层面上对生命体系进行精准的识别、阐释、修饰和调控的交叉学科,在新药发现研究中发挥源头创新的作用。本中心的研究聚焦1)化学生物学新技术和新方法的建立及其在新药发现研究中的运用,例如生物质谱技术,核酸编码化合库筛选技术,基因密码子扩展技术,新颖生物催化反应等;2)揭示并阐明生物大分子及其新型修饰的调控因子等在疾病中的作用,并发现小分子对相关调控蛋白质以及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进行化学干预。这些研究将为生物学研究提供化学工具,同时促进新靶标验证和先导化合物的发现及其向临床研究的推进。
-
药物代谢研究中心
药物代谢研究中心秉承“改进技术服务,助力新药研发”的理念,开展药物代谢和药动学研究和技术服务,在平台建设、新药临床前ADME试验、新药临床药动学和代谢试验、制剂生物等效性和药动学评价以及药物代谢基础研究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参与研发新药260余种,其中已经有15种被我国批准上市,160余种被批准开展临床试验。
-
药物安全评价研究中心
药物安全评价 中心通过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的 GLP 认证以及挪威认证公司进行的 ISO 9001 ∶ 2000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建立了符合国际标准的药物安全评价研究体系,为判断新药能否进入人体的临床试验和最终能否上市提供可靠的安全性实验依据。中心的主要功能为:提供药物安全评价服务、提供药物安全评价技术平台和咨询服务、建立各种药物安全评价模型、研究药物安全评价技术和方法、开展毒性机理研究。
-
药物制剂研究中心
药物制剂研究中心由5个课题组组成,现有研究人员50余人,其中高级研究人员17人,包括973计划首席科学家1人,杰青3人,优青2人等,拥有国家基金委创新群体和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
-
药物质量控制与固体化学研究中心
质控中心专注于支撑创新药物的固体化学与质量控制的研发。研究内容包括理化性质表征,配方前成药性评价、杂质分布研究,固体化学筛选与表征研究,含量测定,稳定性评价和质量标准制订等。中心建立了完善的高通量固体筛选平台和评价体系,为药物设计与生产工艺、药剂开发、药理评价、安全性评价与药代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质量保证。参与创新药物的质量研究35项,固态化学研究150余项,其中已经有32项获得临床批件。
-
结构表征研究中心
结构表征研究中心包括周虎研究员课题组(质谱)和张乃霞研究员课题组(核磁共振),现有团队成员30余人,主要开展有机化合物的理化表征和结构鉴定、生物大分子的空间结构和动力学行为表征、蛋白质与配体的相互作用解析、以及基于质谱的蛋白质组学等方向的研究工作。近5年内,两个团队在Cell、Cancer Letters、European 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iScience等学术期刊发表SCI论文100余篇。
-
分子影像中心
分子影像中心主要从事诊疗药物研发,实验动物活体成像,同时针对新药研发中的靶点确认、药代动力学及疗效评估等进行实时、系统的研究。目前已建立小动物活体成像平台、显微镜成像平台和分子细胞生物学评估平台,配备的大型仪器有大小动物PET/CT(联影,西门子)、MRI(9.4T,布鲁克)等。研究领域涉及放射性药物化学、药物代谢分析、化学生物学、分子影像学、药理学及仪器开发等,为新药开发提供新方法、新技术,促进新药的临床转化。
-
离子通道研究平台
离子通道是生命有机体保持正常功能的基石之一,其功能异常可导致包括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疾病等在内的多种疾病,是最重要的药物靶点之一。
-
化学蛋白质组学平台
化学蛋白质组学研究中心的主要工作在于,发展和运用以生物质谱为核心的蛋白质组学技术,以肿瘤和代谢等重大复杂疾病为研究对象,表征蛋白质和蛋白翻译后修饰并阐明其动态变化规律,旨在发现其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调控机制,鉴定个性化生物标志物和药物靶标,探索疾病精准治疗的新策略。中心建立了包括蛋白表达谱组学、蛋白翻译后修饰组学、组蛋白表观遗传修饰组学、蛋白相互作用组学、小分子蛋白靶标相互作用组学在内的多维蛋白质组学分析平台,以及相应多维组学数据的生物信息学整合分析平台,为个性化药物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相关研究工作,发表在Cell, Nature, Cancer Cell, Cell Stem Cell, Cell Metabolism, Molecular Cell, Nature Communications, Cell Research等诸多国际一流学术期刊。
-
生物信息学平台
本平台以药物所“出新药”的战略规划为引导,结合药物所的重点研究方向,主要从事三大方面研究:1)从药物相关的生物信息大数据中挖掘新药物靶标和分子标志物;2)建立药物相关生物信息数据库以服务于广大药物科学家;3)开发药物靶标和分子标志物发现算法。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平台已建立了含有数千个样本和超100TB原始数据的个性化药物生物信息数据共享平台(https://bioinfo.simm.ac.cn/),开发了癌症驱动突变的算法Accurity和Accucopy,同时培养和建立了一支能够自主开发人工智能数学模型的药物生物信息学团队。
-
施维雅联合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法国施维雅制药公司联合生物药学实验室成立于2012年3月。旨在:1、对先导化合物进行早期类药性质评价,从而指导结构优化;2、应用代谢组学平台对药理学和临床疾病中的生物标记物进行研究。 实验室主要仪器设备包括,超高效液相色谱仪-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仪1台,超高效液相色谱仪-三重四级杆质谱仪3台,自动化液体处理工作站2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