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药物所举办第十六期“校友思明沙龙”
2025年7月9日,由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校友会主办、恺思俱乐部协办的第十六期“校友思明沙龙”在上海药物所牛顿路园区报告厅举办。本次沙龙主题为“分子胶药物研发的机遇与挑战”。众多业内专家、学者、校友和2025年“新药梦”优秀大学生夏令营营员共计400余人参会。上海药物所研究生教育处处长、校友会秘书长何敏和上海药物所在读博士生、研会主席范儒枫先后主持活动。
何敏首先向与会嘉宾介绍了校友思明沙龙的设立背景,希望借由“思明沙龙”的交流平台,使校友和业界同行充分分享学术前沿与行业发展的深度见解,探讨合作共赢的创新机遇。
上海药物所校友,2010届毕业生,格博生物联合创始人、首席技术官付利强博士以“分子胶药物的发展历程、挑战与未来前景”为题,系统梳理了基于CRBN蛋白的分子胶药物的发展脉络,深入阐释了沙利度胺与CRBN蛋白的结合机制和该类分子胶的作用原理。
上海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达歌生物联合创始人兼首席科学家仓勇围绕“靶向不可成药靶点的分子胶药物研发”展开报告。他的团队发现靶向HuR蛋白的新型分子胶降解剂,可有效抑制BRAF突变型肿瘤生长,并显著克服BRAF抑制剂耐药性问题,FDA已批准该分子胶进入临床试验阶段,有望成为肿瘤靶向治疗领域的重磅药物。
上海药物所宫丽崑研究员以“分子胶药物安全性评估”为主题,指出分子胶的安全评估需重点关注脱靶毒性和生殖发育毒性等风险,蛋白质组学、深度学习模型等可预测脱靶风险,虚拟细胞技术则能解决种属差异问题,这些新技术有望推动分子胶毒性评价体系升级。
在“圆桌对话”环节,范儒枫与三位报告嘉宾展开深入交流和探讨。专家们围绕分子胶药物后续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如何提高分子胶药物研发的效率和成功率、如何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估体系以提高药物安全性等方面分享了各自的观点。虽然前路困难重重,但他们坚信该领域在不久的未来一定能够出现更多更好的药品。
本次沙龙活动是分子胶药物研发历史和现状的全景展现,通过产学研的碰撞,开拓了与会者的前沿视野,强化了学术界与工业界的协同纽带,为攻克临床未满足需求凝聚了创新合力。
活动现场
格博生物联合创始人、首席技术官付利强作报告
上海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达歌生物联合创始人兼首席科学家仓勇作报告
上海药物所宫丽崑研究员作报告
圆桌对话
专家合影
(供稿部门:研究生教育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