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报】形成血栓“幕后黑手”清晰曝光
形成血栓“幕后黑手”清晰曝光 沪科学家拍下高分辨率“三维照片”相关新药研发已开始
本报讯(记者 董纯蕾)国际顶级学术杂志《自然》(Nature),今天同时发表了两篇上海科学家的研究论文,这是中国科研人员罕见地在顶级期刊“背靠背”发文。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的赵强研究组之所以获此殊荣,是因为其解析的嘌呤能受体及其拮抗剂与激动剂的三维结构,对打败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血栓性疾病意义非凡。
科研成果全球共享
这些高分辨率的蛋白质“三维照片”,有助于找到疗效更好、毒副作用更低的新一代抗血栓药物。按国际惯例,课题组没有为此申请知识产权保护。从今天起,全世界的研究者都可以利用这些基础研究成果研发新药。据悉,中科院上海药物所的相关新药研究已经展开。
统计数字显示,血栓性疾病的致死率,占人类疾病死亡率的51%以上。中风、冠心病、肺栓等都属于血栓性疾病。目前,我国血栓性疾病患者超过1000万,发病率还在逐年递增。
嘌呤能受体(P2Y12R),被科学界认为是刺激血栓形成的重要“幕后黑手”。阻断它,便能防止血液凝固,减缓血栓形成;刺激它,则会促进血液凝固,加速血栓形成。因此,以P2Y12R为靶点的药物是研究热点。目前,P2Y12R阻断剂类药物的年销售额可达数十亿美元。但由于迟迟未能给P2Y12R“拍”到清晰可辨的三维“照片”,对其结构知之甚少,此前研发的抗血栓药物都存在一定的不足甚至副作用,如第二代药物对1/3病人无效,第四代可能导致病人呼吸困难等。
“全套照片”分辨率高
中科院上海药物所的科研团队,通过广泛的国际合作,解析了包括P2Y12R及其拮抗剂与激动剂在内的全套蛋白质分子三维结构,分辨率之高,可精确到比纳米还小的长度单位“埃”。据介绍,科学上的“拮抗剂”和“激动剂”是针对蛋白活性而言的,让目标蛋白处于“基本态”,即令其基本丧失活性的,是拮抗剂;让目标蛋白处于“激活态”,即提高其活性的,则是激动剂。
来自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美国斯克利普斯研究所(Scripps)、上海科技大学iHuman研究所和德国波恩大学等的科研人员,也参与了该项研究。多国联合的研究团队获得了很多令人兴奋的、未曾预料的发现。波恩大学的穆勒教授展望说,P2Y受体家族有多位成员,职能各有不同,比如,有的与肿瘤转移有关,因此其研究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值得一提的是,P2Y12R是G蛋白偶联受体的一种。后者是人体内最大的蛋白质家族,相关研究已十次获得诺贝尔奖。上海药物所是多个G偶联蛋白受体结构研究成果的第一单位。去年9月,该所吴蓓丽研究组成功解析与艾滋病毒感染相关的受体CCR5的高分辨率三维结构,该项成果发表在另一国际顶级学术杂志《科学》(Science)上。据悉,后续研究进展顺利,目前已获得三四个比现有抗艾滋病药物抗病毒活性更好的新药候选化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