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脂紊乱——高胆固醇血症的主要危害有哪些
早在1913年,Bacmeister与Henes就首先报告了在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发展阶段,患者的血浆胆固醇水平上升,这一发现,最早从发病学上将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与血浆胆固醇水平联系起来。至上世纪30年代中期,Leary等报告一组尸体解剖的资料发现——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是由于血浆胆固醇从血管内膜的内皮细胞下层开始沉着和浸润,认为动脉粥样硬化系胆固醇代谢紊乱所致。
血脂代谢紊乱通常是指血浆中的胆固醇或/和甘油三酯水平升高。后继的研究表明,脂质代谢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特别是氧化的低密度脂蛋白(oxLDL-C)或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C)的增高,高密度脂蛋白尤其是它的亚组11(HDL11)的减低,载脂蛋白A(Apo A)的降低和载脂蛋白B(Apo B)增高都被认为是危险因素。新近又认为,脂蛋白a[Lp(a)]的增高是独立的危险因素。其中高胆固醇血症的危害性尤其严重,是心脑血管疾病最主要的危险因子之一。
1 .主动脉粥样硬化 致主动脉管壁弹性降低。当心脏收缩时,使收缩压升高而舒张压降低,脉压增宽。主动脉形成动脉瘤时,管壁为纤维组织所取代,不但失去紧张性而且向外膨隆。这些都足以影响全身血流的调节,加重心脏的负担。
2 .内脏或四肢动脉粥样硬化 造成血管管腔狭窄或闭塞,在侧支循环不能代偿的情况下使器官和组织的血液供应发生障碍,产生缺血、纤维化或坏死。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可引起心绞痛、心肌梗死或心肌纤维化;脑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缺血性脑卒中或脑萎缩;肾动脉粥样硬化引起高血压或肾脏萎缩;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时引起间歇性跛行或下肢坏疽等。
其中,最常见的当属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冠心病,脑动脉、椎基底动脉硬化引起的缺血性脑卒中。
国内外的多项研究表明,胆固醇升高是冠心病发病的最重要的危险因素,其证据如下:对兔喂饲高胆固醇食物可在短时间内诱发动脉粥样硬化,并引起心肌缺血,甚至心肌梗死;人群中血浆胆固醇的水平与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明显的正相关;并且,积极降低血浆胆固醇浓度无论是对已罹患冠心病或者是对无冠心病的患者来说,都可以预防冠脉事件(包括心绞痛发作、急性心肌梗死、冠脉猝死)的发生;同时,临床研究采用定量冠脉造影分析法观察到,积极降脂治疗,可使动脉粥样硬化造成的冠脉管腔狭窄进展减缓甚至逆转。
从病理学角度看,缺血性脑卒中与冠心病有诸多相似之处,均与动脉粥样硬化有关,其主要病理改变为脑内较大动脉的粥样硬化。尽管脑卒中各种亚型中有多种复合病变存在,但脑梗塞仍以较大动脉(直径0.2?6毫米)的粥样硬化为主,并有不同程度的基底动脉狭窄,这些病理改变与血浆总胆固醇呈现正相关。某些严重高胆固醇血症病人发生缺血性脑卒中可能不是其直接损害脑动脉内皮所致,而是由脑动脉近端支如颈动脉粥样硬化引起梗塞的结果。
由此可见,高胆固醇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最重要的危险因素,降低血胆固醇水平可显著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因此,应根据是否已患有心脑血管疾病以及有无心血管危险因素,在饮食治疗和改变生活方式的基础上,选用最有效的降低血胆固醇的他汀类药物,使血胆固醇达到目标水平,并维持其长期治疗。
调脂治疗常见问题解答
一、饮食控制和运动能降胆固醇吗?
虽然,饮食控制和运动降低胆固醇幅度有限,但饮食控制和运动是心血管疾病防治的基础。饮食控制主要控制胆固醇摄入。饮食控制试验结果显示:饮食控制降胆固醇的最大幅度为15%,因此降胆固醇的幅度较小。运动也能降胆固醇,同样降胆固醇的幅度较小。
二、胆固醇降低后还需要服用他汀药物吗?
1.已经患了冠心病,为了控制和缓解冠心病的进展,防止并发症,应使用他汀类调脂药物,使LDL-C<2.6毫摩尔/升,并维持原剂量长期服用。
2.尚未发生冠心病,但若有多重危险因素,如男性、有过早患冠心病的家族史、吸烟、高血压、糖尿病等,也应维持原剂量长期服用他汀类药物。
3.也可适当减量,继续观察,探索出最小维持剂量使LDL-C水平维持在目标值范围。
4.若无严重不良反应,一般不减量或停药。
三、血胆固醇需要多长时间检查一次?
1.首次服用他汀类调脂药物1个月或6?8周需检测1次。
2.其后每2?3个月检查1次。
3.若降至并保持在理想水平,每半?1年检查1次。
四、他汀类调脂药物长期服用对肝、肾功能有影响吗?
1.一般不会对肝肾功能有明显的不良影响,若有不良影响则多发生在用药后1?3个月。
2.他汀类药引起血清氨基转移酶升高多为一过性,持续性升高的不超过1.2%,导致停药的约为0.7%。
3.若有不良反应多与合并用药有关,如合并应用贝特类药物、抗生素、抗癌药等。
五、服用他汀类药物后,肝脏血清氨基转移酶升高怎么办?
1.若升高大于正常上限3倍以上,应立即停药,并加用保肝药物治疗。
2.若升高小于正常上限3倍,应将他汀类药物减量,并同时加用保肝药物。
3.严密监测肝功能。
六、糖尿病的血脂异常如何治疗?
1.饮食控制,适量运动,保持理想体重。
2.控制血糖水平,高血糖对糖尿病患者发生血脂异常有重要作用。
3.调脂药物治疗,对于糖尿病血脂异常的治疗着重于降低LDL-C浓度,故临床上应首选他汀类调脂药物。
4.糖尿病是冠心病的等危症,理想的胆固醇水平为LDL-C<2.6毫摩尔/升。
(转载请注明:《家庭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