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学孙红哲教授应邀作药学前沿承嘏讲坛第四十七讲

  2022年8月19日,上海药物所“药学前沿承嘏讲坛”第四十七讲在线举办。香港大学孙红哲教授应邀作了题为“Metalloproteomics and Drug Development: Metallodrug for COVID-19 and Antimicrobial Resistance”的专题报告。报告由原创新药研究重点实验室杨财广研究员主持,药物所近二百名研究生和科研人员参会。
  孙红哲立足于金属药物,开展了金属蛋白组学、抗耐药细菌药物发现、荧光分子探针开发、抗病毒药物发现等领域的研究。金属离子在生命体中发挥重要的生理作用,这些生理作用依赖于金属离子与氨基酸之间的配位结合(非共价键),关键氨基酸位点的突变往往导致金属蛋白(酶)活性或选择性的减弱甚至完全丧失,从而引发机体病变。
  首先,孙红哲团队利用机器深度学习模式,对人类基因组与金属蛋白上金属结合位点进行成功预测,将促进对金属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从而加快金属药物的研发。其次,他分享了团队利用金属药物在解决超级细菌耐药方面的工作,发现枸橼酸铋逆转产生NDM-1的超级细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敏感性,金诺芬同时抑制MBL与MCR,恢复碳青霉烯抗生素和粘杆菌素对产MCR和MBL的多重耐药超级细菌的抗菌活力。此外,其团队探索并合成了多种小分子金属基荧光探针,用于标记蛋白质,从而理解蛋白质在活细胞中的功能、分布状况、动力学特征等。最后,孙红哲的报告落脚于目前全球肆虐的抗新冠病毒药物的发现。以病毒解旋酶为作用靶标,发现枸橼酸铋雷尼替丁(RBC)在细胞水平和动物模型中显著降低了新冠病毒的载量,并抑制炎症相关指标,具备临床应用潜力。报告结束后,与会师生进行了深入交流探讨。
  孙红哲,香港大学化学系讲座教授、叶志成-范港喜基金教授(生物无机化学),获国家杰出青年资金资助。他是金属组学和金属蛋白质组学的先驱之一,并将金属蛋白质组学应用于生物医学研究,提出的用铋基药物治疗新冠感染的鸡尾酒疗法已获批在香港进行临床实验。担任J Biol Inorg Chem、RSC Metallobiology等编辑,在Nature-X、Angew Chem、 JACS、PNAS等发表学术论文约200余篇。曾获香港裘槎基金会高级成就奖、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科学技术特等奖和亚洲生物无机化学杰出成就奖等。
  本期讲坛由上海药物所主办、原创新药研究重点实验室承办,信息化管理处提供全程技术保障。
香港大学孙红哲教授作承嘏讲坛线上报告
 
(供稿部门:原创新药研究重点实验室;供稿人:丁宁、董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