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餐食和实验物资的运输车辆通行证已办好。”
“今日祖冲之路园区、海科路园区、华佗路学生宿舍人员核酸检测均为阴性。”
“246名人员留守园区工作安排已就绪。”
“1400余份学生早餐已到位。应急1个月1000人的存粮没问题。”
“2000个VPN服务账号已开通,2个入所系统已上线。”
“支援上海市的核酸检测党员突击队已集结完毕,请指示!”
在上海药物所这个抗疫战场上,所疫情防控工作组在所领导小组的指导下,承担着落实领导小组决策、推进各条线抗疫工作的艰巨任务。他们作为管理服务人员,有的冲锋陷阵在疫情防控第一现场,有的日以继夜默默工作在大后方,以平凡的壮举奉献着自己的每一道光和热。
今天,推出“平凡英雄”系列第7期:药物所疫情防控工作组“抗疫日记”第二期,讲述后勤保障组、信息统计组和志愿服务组的故事。致敬坚守在岗位上的每一位同事同学,黎明就在前方!
后勤保障工作组:“ 你们守护药物所,我们来守护你们。”
自3月16日研究所实行园区封闭管理以来,陈剑华、付召龙、焦健、陈平、陈震、魏天骄等综合保障部、基建办同事第一时间安排全体人员值守岗位,迄今已满30天。他们24小时驻守祖冲之路、海科路两个园区,全员全力奋战在运行保障第一线。无论面对如何紧急繁复的情况,他们的回复始终如一、干脆而坚决:没事,这个工作交给我们,保证园区安全和供给。
凌晨4点,他们便开始检查当日供餐情况,从食材数量、配餐质量、安全卫生到意见反馈,一样不落。凌晨5点,另一支小分队又要出动集散中心去“领医护、领物资”,在冷风中等待,在忙乱中核对,分园区组织开展全体人员检测,迄今为止已完成10余轮的核酸检测和抗原检测,做到“应检尽检,不落一人”。
当隔离房缺少物品时,综合保障部主任陈剑华甚至第一时间把自家的新用品送到单位解决燃眉之急。“上面千条线,底下一根针”,事务繁杂,急难险重,使得她眼部浮肿,胳膊酸痛,但她吃点药、咬咬牙,仍然坚持在疫情防控第一线。她总说:“特殊时期有意想不到的困难,必须想方设法,一个一个克服。”
同组的付召龙作为海科路园区疫情防控现场负责人,爱人被隔离在单位,家中只有两个女儿留守,一个九岁、一个才刚满一岁,可他义无反顾主动请缨、自告奋勇,以“守土有责”的信念,连续坚守在海科路园区十几天。
华佗路275弄学生宿舍管理员刘春兰自疫情发生以来和保安、保洁三位同志一直坚守岗位,她能叫出201名学生中几乎每一个人的名字。她每天忙着消杀、送饭、检测核酸或抗原、处理学生应急事件,穿着大白经常是一身汗淋淋,却依旧乐呵呵。同学们看到她都会亲切地喊:我们阿姨可好了!
运送物资、看望慰问,找综保;保安、保洁、园区消毒,找综保;设备运行、安全检查,找综保;蔬菜供应,找综保……未雨绸缪,他们应急储备了可满足1000人食用1个月的主食。在物资缺乏,大家都要集体“抢菜”的时候,综合保障部却将热气腾腾的“一日三餐”送到了每位驻扎在所的职工和住在宿舍的学生手中。
与综合保障部一样在应急物资储备方面有着充足预判与迅猛行动的还有科研条件处和工会等保障部门。财务处协同配合,为防疫物资做好财务保障。科研条件处崔海音多方联系抗原试剂,在正式启动抗原检测之前,已经为所里准备好了3000多试剂,使留所人员和宿舍学生得到了安全的屏障。
3月27日晚上9点多,工会樊书宏所在小区临时解封,她第一时间冲向附近市场,紧急采购供给所里的“刚需”物资。她紧紧守着眼前的50箱方便面、110箱八宝粥、2000多个卤蛋,一直等到食堂经理李学浩接应上车。此刻已是深夜12点多,而她自己的生活物资还没来得及采购。她说:“药物所人一起奋战,没有时间考虑自己,想着解决问题,快速行动。”
细心开展保障服务工作
深夜运送防疫物资
综合保障部未雨绸缪做好物资储备
信息统计工作组:“这没什么,都是我们应该做的。”
这是一支由IT男神们和一位“赛博”小萝莉组成的团队。他们连夜上线2套企业微信小程序,并不断升级系统优化服务,协助掌握人员信息,加强人员管理。他们夜以继日为留所的科研人员和研究生一位一位手工开通2000个VPN服务账号,保障大家连入内网查阅文献的需求,确保科研学习和工作不掉线。他们更是齐心协力提前升级网络服务器和强化网上安全防护,全力保障特殊时期的网络安全环境。
譬如“赛博”小萝莉、95后的谈欣怡在接到搭建抗疫信息系统任务的当晚,马力全开,奋战到清晨5点,干脆利落地开发出药物所独特的“入所码”,可以迅速关联个人健康码并全程追踪入园轨迹,使得人员管理工作如虎添翼。在她的认知里,“系统不仅要好用,还要好看,要让药物所人有熟悉感和归属感。”
信息统计一直在路上
志愿服务工作组:“ 让我们一起来关心关爱。”
面对疫情,所党委发动各级党总支、党支部筑牢战斗堡垒,迅速组建起坚强有力的志愿者队伍。方婷、何敏、沈丽萍、陈勇、许亮、王丹阳等一遍遍摸排志愿服务人员,织密关怀网。在所外,一批支援核酸检测的队员冲锋陷阵。在所内,一批踊跃报名的志愿者为留所职工、宿舍学生、离退休人员、重点关心对象等跑前跑后。
在园区开展封闭管理期间,张小川、胡培、刘雅萌、陈晓强等党员志愿者虽然已承担着繁重的科研任务,仍尽心尽力配合所里开展防疫宣传、送温暖、送餐、巡检、核酸和抗原检测等工作,温暖着每位留所人员。
华佗路275弄接到封闭管理的通知后,李铁海、封晶、何勇、徐石林四位党员课题组长第一时间站出来,承担起为13户家庭抗原检测、搬运物资、送餐、扔垃圾等繁琐事务,大家都争先恐后地说:“我去吧!”
听闻重病职工、困难家庭等缺少物资,所里紧急采购蔬菜、大米等慰问品,在党政办询问谁能帮忙送时,志愿者孙强、孟佳骏、张树林、徐文伟等和司机班高勇、周杰等立马站出来,紧急驱车辗转把组织的温暖送到职工家庭中。
随着所里陆续发生看病困难、家属检测阳性等特殊事件,一支关心关爱重点人群的党员干部志愿者队伍迅速建立。共有10余名擅长沟通、热情随和的党员干部站了出来,他们一对一跟进发生特殊情况的重点人员。医务室的顾医生随时待命,对患病学生嘘寒问暖。 财务处袁园关心慰问家属核酸检测异常的职工,缓解焦虑情绪,帮助解决问题。以她们为代表的关心关爱志愿者每日送上研究所的关心慰问,帮助一起想办法解决问题,使遇到困难的药物所人心里感受到了组织的温暖。
坚强有力的志愿者队伍
华佗路党员课题组长志愿者开展志愿工作
志愿者开展关心慰问工作
这一个个用行动组成的回答,无不体现出疫情防控工作中上海药物所人的坚守与执着,大爱与奉献。“涓滴可汇海,春暖花必开”,正是这点点滴滴的守望相助、戮力同心汇聚成强大的凝聚力,汇聚成真情与爱的暖流,我们终将迎来疫散花开的明天。
(供稿:所疫情防控工作小组、党政联合办;供稿人:刁文桐、许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