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日报】今晨NATURE发布:抗血栓新药有了“3D靶标”
沪上研究人员解析血栓形成时关键受体三维结构
今晨NATURE发布:抗血栓新药有了“3D靶标”
在同期顶级杂志《自然》上“背靠背”连发两文
北京时间今天凌晨1时(5月1日)许,国际顶级杂志《自然》报道了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80后”研究员赵强等人在相关结构生物学领域取得的重大突破性进展,他们在同一期上“背靠背”发表了2篇独立科研论文,这在国内课题组中极为罕见。 血栓性疾病包括中风、冠心病、肺栓塞等,占人类疾病死亡率的51%以上。目前我国血栓性疾病患者已逾千万,发病率远高于其他疾病,且呈逐年递增趋势。
解放日报讯(记者 徐瑞哲)血栓如何受到刺激而形成,抗血栓药物又是如何阻断血栓?人们第一次从分子层面看清了这一过程中关键受体的三维结构。由此,新一代抗血栓药物也竖起了“3D靶标”,有助于研发提速,并减少副作用。北京时间今天凌晨1时许,国际顶级杂志《自然》报道了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80后”研究员赵强等人在相关结构生物学领域取得的重大突破性进展,他们在同一期上“背靠背”发表了2篇独立科研论文,这在国内课题组中极为罕见。
血栓性疾病包括中风、冠心病、肺栓塞等,占人类疾病死亡率的51%以上。目前我国血栓性疾病患者已逾千万,发病率远高于其他疾病,且呈逐年递增趋势。在血栓性疾病的发病过程中,“嘌呤能受体”P2Y12R是刺激血栓形成的重要因子,而阻断受体可防止血液凝固。当今市场以这一受体为靶向的药物每年销售额达数十亿美元。但这些药物都存在一定副作用或不足,如第二代药物对1/3病人无效,而最新一代——第四代药物又会导致病人呼吸困难等。
最近,上海药物所领导的科研团队,与美、德等国科研机构进行国际合作,同时解析了“嘌呤能受体”蛋白质分子,及其与激动剂、拮抗剂“合体”的高分辨率三维结构。通过比较3个不同的复合物结构,研究人员揭示了受体与影响血栓形成的药物分子之间的作用细节,首次对不同药物分子可能的作用机理作出了解释。研究组负责人赵强表示,看到药物与受体作用细节后,对各种血栓类疾病治疗药物的改良优化或研发全新药物有着巨大价值。“由于药物靶点的三维结构明确,就能利用计算机模拟这些分子之间的结合过程,大大提高研发效率,发现意想不到的新药化合物。”
合作研究者德国波恩大学穆勒教授评价称,“我们已知‘P2Y’受体家族还有其他几种受体,如另外一种受体P2Y2R就与肿瘤转移有关,因此这项研究同样可能应用于抗癌方面。”论文另一作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雅各布森教授认为,“这项研究成果为更低毒副作用的药物研发铺平了道路,有可能对病人的生活带来根本性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