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日报】陈凯先:“今天,我们更应有创新自信”
中科院院士、上海市科协主席陈凯先院士——
“今天,我们更应有创新自信”
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本报首席记者 徐瑞哲
1945年夏,一个男孩出生在沙坪坝重庆大学的校医院里,父亲为庆祝抗战凯旋为其取名为“凯先”。
今年70岁的陈凯先院士,正如他的名字那样:为科学奏“凯”,为创新争“先”。他作为中科院上海药物所所长,力争成为张江高科技园区的第一批开拓者;他作为中科院院士,开了院士出任基层科研单位党委书记的先河;他作为从事现代科技研究的合成药物化学家,担纲上海中医药大学的校长。如今,他是上海市科协主席,一位在科学界令人尊敬的学者。
再过3个月,新中国曾经距离诺贝尔奖最近的科学成就——人工合成牛胰岛素就将走过半个世纪。陈凯先说,这是人类首次合成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50年前,我们能做到在某些科技领域‘领跑’国际;今天,更应有这样的创新自信”。
自费购置电脑起步药物设计研究
药物设计研究的基本思路,有点像“配钥匙开锁”——药物靶点是什么三维结构,药物就设计成匹配的三维结构,两者结合、迎刃而解。陈凯先正如这样的“开锁人”,在分子水平开展基于靶标三维结构的药物设计研究。经过长期努力,他及同事、学生不断开拓,上海药物所药物设计和发现中心已成为这一领域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研究集体,他们在国内率先应用超级计算机,针对数十个重要药物靶标开展大规模的虚拟筛选,发现了一批活性化合物和候选药物。
这一切,或许是从一台“286/386”时代的进口计算机开始的。1978年,国家恢复中断了12年之久的研究生招生制度。陈凯先考入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成为药物学家嵇汝运改革开放后招收的第一名研究生。他们率先在国内开展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研究,由于研究需要应用大型计算机,陈凯先只能远赴偏远地区的涉密单位,一干就是几个月。他常常废寝忘食沉浸在繁复计算中,有一次甚至累得晕倒在地板上。
陈凯先刚获博士学位,就被选派赴法国生物物理化学研究所进行访问研究。3年后,回国前,除了带回工作所需的大量技术资料和计算程序外,陈凯先还用省吃俭用下来的钱,自费为上海药物所购买了一台计算机。回所后,他和课题组同事们一起搬运资料、安装设备、移植调试带回的软件,建立起基本的工作条件。
陈凯先至今保留着这台用于辅助设计药物的计算机老照片,这种感情似乎不可言喻。后来,他和同事共同主编了《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原理、方法和应用》等专著,成为我国该领域最早著作,引导和培育了一大批青年科技人员进入这个新兴领域。
药物所东迁张江迈出勇敢一步
现今,中科院上海药物所坐落在祖冲之路上,张江高科地铁站对面。这是这家研究所从当年北京创立起经历的第4次搬迁。
现任所长蒋华良说,药物所曾经位于闹中取静、科研氛围浓郁的岳阳路中科院沪区大院里,与有机所、生化所、细胞所、生理所、上医等兄弟单位比邻而居,对交流合作十分有利。可以想象,当时药物所“孤身”前往陌生的张江,是一个多么艰难的抉择。
近20年前,上海市政府和科技部等部委决定共建“张江国家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基地”。上海药物所酝酿东迁张江的消息传开后,在全所引起强烈反响。部分职工心怀忧虑,列举了搬迁张江的种种不便:如科研合作、上下班交通、查阅图书资料等等。有的兄弟单位老同志还好心劝告时任所长的陈凯先:“凯先,你可不要成为药物所历史上被指责为‘卖所’的人啊。”
陈凯先与所领导班子反复研讨,意识到研究所一定要融入国家和地方的发展战略,才能置身于发展战略的前沿与核心。他们耐心细致与所内持不同观点的同仁沟通,终于统一了思想,决心去张江开始药物所历史上的“第四次创业”。
期间,陈凯先等针对我国创新药物研究中突出的薄弱环节,组织全所力量向科技部申报建立“国家新药筛选中心”,成为张江园区开发早期第一个入驻园区的国家级科研中心,现已发展为亚洲最先进的新药筛选中心。
时至今日,陈凯先依然清晰记得2000年年中时,全所党政班子第一次来到张江未来的所址实地察看。当时面对一片荒地和空荡荡的周边环境,他内心不禁希望和担忧交织,真是五味杂陈、难以言状。如今,在十多年发展的实践证明下,陈凯先倍感欣慰。
亲改建议送中医“四诊”进太空
卸任上海药物所所长后,陈凯先又面临新挑战——担任上海中医药大学校长。上海中医大是新中国诞生后首批成立的4所中医院校之一,这样一所传统医药的专业院校却任命一位现代药物化学专家担任校长,能行吗?
上海中医大中药学院院长徐宏喜,曾经长期在国外和香港从事中医药研究,正是陈凯先通过种种努力把他引进回来。聘任仪式当天,陈凯先不巧赴京参加重要会议,但仍特地飞回上海为他颁发聘书。徐宏喜说,自己深为陈凯先的人格魅力所打动:他曾多次与陈凯先出差同行,竟发现每次陈凯先包中都塞了一双自备拖鞋,从不浪费宾馆酒店免费提供的一次性拖鞋。“例子虽小,但给我的感触很深。”
陈凯先致力推动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发展,不仅在于抓人才建设,还注重推动重大科研项目布局。他为人谦和,却对工作严格要求、力求严谨。谁要是潦草马虎,他也会发火。一次国家重要研究机构请几所中医药院校就开展科研合作撰写建议报告,几天后有关同志将起草的材料递交给他。他越看越生气,报告粗糙之处可以原谅,但其中居然还有大段大段文字重复出现。他严肃批评了有关人员,又亲自从文字到内容,重新修改整份报告。结果,上海中医大成为该研究机构的合作伙伴。
与此项合作相关,上海中医大联合有关单位,通过产学研协作,成功研发融“望闻问切”为一体的“中医四诊仪”,可在线远程采集问诊对象的证候信息,并进行健康数据挖掘与分析。这套中医证候信息的客观化、数字化技术,被纳入我国参与的国际航天合作项目——“火星500”计划。
(原载于《解放日报》2015-06-16 第2版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