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晨报】中科院院士陈凯先根据国家需要制定新药发展规划“让中国人用上中国科学家研制的好药”

  晨报记者 张昱欣

  药物基础研究落后、创新薄弱,使得我国药物研发、产业发展长期受制于人。要从“跟跑”、“并跑”逐步变成“领跑”,在一代代我国科学家全力奉献的身影里,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凯先,是其中难以忽略的一个名字。

  1999年,陈凯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这位长期从事药物化学和创新药物研究的科学家,带领研究团队在国内较早发展了多种药物与生物大分子理论计算和药物设计的方法和技术,并在探索药物构效规律和作用机理的基础上,开展基于三维结构的药物设计研究。

  “大家都知道陈凯先的工作日历排得非常满,夜深人静之时,他常常还在伏案笔耕不辍。这是因为他始终自觉地肩负起推动我国新药研究发展的使命,积极参与国家新药领域发展战略的研究和制定,为提升我国药物研究的自主创新而奔走。”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所长蒋华良对自己导师的评价颇能引起同行的共鸣。

  “危难之际”上创新项目

  1945年8月28日,陈凯先出生于沙坪坝重庆大学的校医院里。父亲为庆祝抗战胜利为其取名为“凯先”。

  上世纪90年代中期,多年一贯的计划经济体制被打破,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大潮席卷全国,科研院所发展的宏观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一时间,“破墙开店”、下岗裁员、兴办“三产”、自谋出路蔚为风气。正是在研究所的生存和发展面临严峻挑战之际,1996年,陈凯先被任命为上海药物所所长。

  我国药物研究和医药产业长期以来以仿制为主,创新能力十分薄弱。药物所作为我国新药研究的国家队,对提高我国药物研究的创新能力和水平,负有重大责任。作为上海药物所所长,陈凯先觉得责无旁贷,他提出要强化战略谋划,自觉承担使命,把上海药物所建设成高水平的创新药物研究国家队。

  陈凯先首先从积极争取和承担国家新药研究重大项目抓起——

  1996年,他带领研究所科研骨干,积极与基金委、科技部等联络,经过激烈的竞争和严格评审,成功申报了我国创新药物研究领域第一个国家层面的基础研究“攀登计划”项目——《创新药物研究的现代理论及方法》。

  1997年,药物所联合兄弟单位申报的《重大疾病创新药物先导结构的发现和优化》项目经过三轮激烈竞争和严格评审,成为全国首批10个“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即973计划)项目之一。

  1997年5月,上海药物所成功通过科技部组织的专家评审,被遴选为我国首个“国家新药筛选中心”,成为上海张江园区开发早期第一个进入园区的国家级科研中心。

  经过长期努力,他的同事和学生不断开拓发展,上海药物所药物设计和发现中心已经成为这个领域中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研究集体。他们在国内率先应用超级计算机,针对数十个重要靶标开展大规模的虚拟筛选,发现了一批活性化合物和候选药物;运用生物信息技术开展基于基因功能的新药发现研究。

  不断建言新药研究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国家日益关注我国药物研究的自主创新。陈凯先作为我国药物研究机构的负责人,积极参与国家新药领域发展战略的研究和制定——

  他积极参加了“上海市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和中国科学院“中国至2050年人口健康科技发展路线图”的研讨和制定工作,发挥了新药研究领域战略科学家的作用。

  在2003-2004年国家酝酿和制定“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期间,陈凯先积极建言献策,并起草了把新药研究列为规划纲要的重大科技专项的建议书,征集了100多位两院院士署名支持。

  2008年,他针对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现状和面临的挑战,和张江园区的有关同志一起撰写了加快发展上海生物医药产业的“建议书”,为“上海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09-2012)”的制定和实施贡献了一份力量。

  2008年,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重大科技专项正式启动实施,陈凯先作为总体专家组成员、技术副总师和化学药物研究的责任专家,又参加了项目的评审立项和组织管理工作。这个重大专项作为建国以来国家支持强度最大的新药研究计划,通过“十一五”和“十二五”的扎实推进,已经彰显出对我国创新药物研究领域的重大推动作用。

  创新需坚持国家导向

  陈凯先对于科技创新有着深入思索,他认为加强创新必须坚持国家重大需求导向,但也不能急功近利、急于求成。要容忍、甚至鼓励一部分科技人员潜心研究、锲而不舍,“不管冷板凳也好热板凳也好,要有长期的坚持”。

  陈凯先表示,国家要高度关注我国有原创优势的科技领域,在这方面加强布局。例如,要重视和支持以中药和天然药为基础的新药研究。“在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的支持和引领下,我国新药研发领域已经取得一批重要进展、成果令人瞩目。当前要认真做好重大专项的‘十三五’规划,同时注意推动有利于营造创新环境的体制和机制改革。”

  “我的梦想是让中国人用上中国科学家研制的好药。”陈凯先告诉记者:“50多年前,我国老一辈科学家就缔造了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的辉煌,之后又产生了青蒿素类抗疟药的发现和运用、维甲酸和三氧化二砷治疗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等重大成果。当时在比较困难的条件下能做到的事情,今天更应该做到。我们有机会,更需要努力。”

(原载于《新闻晨报》 2015-06-16 1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