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网】谦谦君子陈凯先:屡次建言 新药审批试点写进"科创22条"

  东方网记者解敏6月16日报道:12点50,采访开始前的十分钟,眼前这位科学界令人尊敬的长者——我国著名药物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凯先正一边吃着盒饭一边和同事谈论着工作。再过两个月,他即将迎来自己的70岁生日,但是用身边工作人员的话来说,他追求科学进步的脚步从未因为年龄增长而放缓。

  2015年上海市委一号课题“创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于5月25日公布22条细则。其中明确提出:要主动探索药品审评、审批管理制度改革,争取设立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药品审评中心上海分中心,争取试点开展创新药物临床试验审批制度改革,争取试点推行上市许可与生产许可分离的创新药物上市许可人持有制度。

  药物审批制度改革试点迎来曙光,在生死线上苦苦挣扎却无药可用的病人或许又重新看到了眼前的一线希望。这背后饱含了几代医药人不懈的努力和奋斗。陈凯先在这一进程中就不断发挥着他自身的作用。他说,这并不只是我一个人的观点,而是许多医药工作者共同的建议,是鼓励创新、有利参与国际竞争、营造上海创新生态环境的有力措施。

  学霸的前半生:边抽水泵边学习自学线性代数攻克量子化学 

  读书时在物理方面颇有天分的陈凯先在17岁时以优异成绩被复旦大学物理二系录取,深信自己物理才能的他最后被阴差阳错地分到了放射化学专业,从此“误打误撞”地进入化学领域,也由此决定了他此后一生努力的方向。文革动乱中,陈凯先离开了大学校园,从在安徽军垦农场劳动锻炼,到湖南中南制药厂当水泵工,再到湖南医药工业研究所担任技术员。他始终如饥似渴地边工作边学习,从未放弃钻研药学研究的各方面知识,并开始在工作中崭露头角。1978年,国家恢复中断了12年之久的研究生招生制度,彻底改变了无数人的命运,陈凯先就是其中一位。这一年,他以优秀的成绩考入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简称上海药物所),就此踏上了科学研究之路。

  陈凯先的求学之路离不开自身对知识积极的渴求与探索。为了学好量子化学,他用一个多月的时间自学了基础为零的线性代数。硕士毕业后,又继续攻读博士学位。博士论文“非经验量子化学计算方法及其在药物和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为我国药物设计研究领域的开拓做出了贡献。此后,被公派赴法国生物物理化学研究所进行访问研究,丝毫没有法语基础的他,楞是凭借着自身扎实的努力赢得了法国同事的尊敬和赞扬。

  学科领头人:推动国家药物创新体系整体建设 

  1988年5月,陈凯先结束了在法国的访问研究后回到了国内,除了带回工作所需的大量技术资料和计算程序外,还用自己省吃俭用存下来的钱为上海药物所购买了一台计算机。他亲自动手和课题组的同事们一起搬运资料、安装设备、移植调试带回的软件,建立起基本的工作条件,在新的起点上更加努力勤奋地推动药物设计研究领域的发展。

  1996年,陈凯先在接任上海药物所所长。自中美知识产权谈判达成协议、以及后来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起,中国在药物研发领域面临严峻形势。上世纪,我国药物研究和医药产业长期以来以仿制为主,创新能力十分薄弱,加强自主创新成为当务之急。上海药物所作为国家新药研究的国家队,对提高我国药物研究的创新能力和水平,负有重大责任。时任所长的陈凯先提出要强化战略谋划,自觉承担使命,把上海药物所建设成高水平的创新药物研究国家队,率先融入国家和地方生物医药发展的战略框架。

  他积极争取和承担国家新药研究重大项目。和团队一起成功申报我国创新药物研究领域第一个国家层面的基础研究“攀登计划”——《创新药物研究的现代理论及方法》。次年,药物所《重大疾病创新药物先导结构的发现和优化》项目成为全国首批10个“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即973项目)之一。多项重大计划的申请成功,使得药物所首次成为国家创新药物研究重大项目的主持单位,对我国药物研究领域原始创新能力的提高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他还牵头组织中国科学院13个研究所(中心)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联合申报和承担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创新药物研究开发与药物创新体系建设》,并于5年后顺利完成。项目正式实施后,成功建立了一批先进的技术方法,发现和优化了一批药物先导化合物和候选新药。其中,抗肿瘤候选新药等6个新药临床前研究取得重要进展;治疗心血管新药丹参多酚酸盐粉针剂、抗感染一类新药盐酸安妥沙星完成了临床研究,获得新药证书,实现产业化。项目还推进了药物所创新平台体系和中国科学院全院新药研发网络的建设,特别在化学合成、天然来源和组合化学的筛选样品库建设等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

  “好好先生”也会发怒:只为树立严谨负责的工作作风 

  2005年3月,刚卸任上海药物所所长的陈凯先,又迎来了新的挑战——出任上海中医药大学校长。上海中医药大学是新中国诞生后首批成立的中医院校之一。这样一所传统医药的专科院校却任命一位现代药物化学的专家来担任校长,初衷是希望通过这一“特殊”的任命,推动科技与教育的交叉、促进中医药的传承和创新。陈凯先面临着工作的又一次重大转折,他通过集思广益、深入思考,强调“传承”和“创新”,提出要把学校办成一所受人尊敬的大学的理念。与此同时,他自己也把更多的注意力和精力集中在具有重要意义的中医药研究项目上。

  平时,在工作伙伴的眼里陈凯先是一位谦谦君子,待人随和,很少发脾气。同事们有专业上的疑问他都尽己所能地给予解答,各类校外的报告会发来邀请,他也总是尽力在排得满满当当的日程表中挤出时间。就是这样一位从来不懂得拒绝的人,有一次却动了怒。

  陈凯先说,那一次是国家的一个重要研究机构找到上海中医药大学,希望和学校开展合作,探索利用传统中医药的方法来维护在特殊环境下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作为校长的陈凯先非常重视这一课题,布置给有关部门分头准备。然而几天后交上来的材料却使他越看越生气,报告的粗糙之处且不去说,其中居然还有大段大段重复出现的文字。他严肃地批评了有关人员:为什么这么不认真、不负责?他亲自从文字到内容,重新修改起了整份报告。上海中医药大学与这个机构的合作顺利实施了,陈凯先这一次“大动肝火”给大家留下深刻印象。

  事后,这一研究机构的工作人员表示,他们曾与国内多所中医药大学需求意见,只有上海中医大给出的报告内容最为详实、细致,让他们觉得很可靠。并最终促成了项目的合作。

  屡次建言:推动新药审评改革试点写进“上海科创”22条 

  作为我国药物研究机构的负责人,陈凯先在完成不同工作角色转变的同时,还积极参与国家新药领域发展战略的研究和制定。他作为科技部“1035”计划(1996~2000)和“创新药物和中药现代化”重大科技专项(2001~2005)的总体专家组成员,努力为这些项目的组织和实施贡献自己的力量。其中,在2003~2004年国家酝酿和制定“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期间,陈凯先积极建言献策,牵头起草了把新药研究列为规划纲要的重大科技专项的建议书,并征集了一百多位两院院士署名支持,对国家正式立项实施“重大新药创制”重大专项发挥了一定作用。2008年,他针对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现状和面临的挑战,和张江园区的有关同志一起撰写了加快发展上海生物医药产业的“建议书”,得到了市委领导高度重视。

  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身为全国政协委员的陈凯先再度建言改进我国新药审评方法和机制。陈凯先说:“新药研究的突出特点是周期长、投入大、风险高,一个新药从开始研发到批准上市,即使没有大的波折,也至少需要经历10-12年的时间,其中等候国家审批(包括临床Ⅰ、Ⅱ、Ⅲ期试验批文和新药证书)的时间加起来就大约要占4-5年”。陈凯先说,有不少企业家向他反映:有些新药研究项目在开始时我们并不落后,甚至有的项目我们还走在国际前面,但是由于审评缓慢,拖在了后面,失去了先机,“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令人扼腕。

  陈凯先给记者举例,美国2011年批准了一个治疗黑色素瘤的新药-维罗非尼,只用了三个半月的时间。我国现行的新药审评办法时间长、有些做法不尽科学合理,不利于鼓励突破性创新,不利于国际竞争、“弯道超车”后来居上,亟需改革。

  如今,推动新药审评审批试点被写进了科创22条,陈凯先表示,今后,如果能在上海自贸区、上海转化医学中心等部分区域尝试对一些创新性强、市场急需的新药实行科学合理的加速、简化审批试点,对一些跨适应症的新药审批能适当放宽,都将对上海未来生物医药领域的整体创新带来巨大的促进作用。新政落地,将有利于整体制度创新循序渐进。如果试点最终能取得成功,未来全国的创新药物研发将有可能向上海集中,推动上海张江成为有全球影响力的生物医药创新中心。

  近年,身为上海市科协主席的陈凯先,又再一次挑战起了全新的任务。当下我们所身处的这座城市正面临着重大转型,在这一过程中,社会组织、社会力量将发挥起越来越大的作用。联系着上海187个学会、研究会,拥有21.6万会员的科协,将作为科技界的智囊团,积极为推动城市科技发展积极建言献策。

  种种成绩的背后,都离不开他的努力和心血。他发挥自己多年来蓄积的能量,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一次又一次实现了人生价值的突破。陈凯先将这些成绩的取得归于“也许我这个人比较能吃苦吧”,语言非常朴素,但却浓缩了人生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