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科技报】先贤丰碑 弥之高远——赵承嘏先生学术思想和科学精神研讨会举行
本报讯(记者 耿挺)什么样的科学家可以被称为“科学大家”?他们具有怎样的科学精神?日前,一场“赵承嘏先生学术思想和科学精神研讨会暨赵承嘏诞辰130周年纪念会”在中科院上海药物所举行。老中青三代科研人员共同回顾我国现代药物研究和植物化学开拓者、中科院上海药物所创始人赵承嘏的一生,并从中感悟这位科学大家的科学精神。
“先贤丰碑,弥之高远。后人继承,任重道远。”中科院院士、市科协主席陈凯先说,赵承嘏生活在中国历史的一个重大转折时期。他是在中国封建社会衰朽破败、被列强蚕食瓜分、中华民族饱受欺辱的危难时刻,寻求救国图强之路,矢志科学报国,推动中国迈向近代社会的先驱者之一。赵承嘏那一代科学家,举起科学、民主的旗帜,开辟了近代科学技术在中国萌发、生长的先河。
虽然未曾与赵老共事,但陈凯先依然对赵承嘏几个流传甚广的故事记忆犹新。一是赵承嘏的公私分明,他会在左右口袋里分别装着两包火柴,抽烟时用自己买的那包,做实验点酒精灯时使用另一包,绝不混淆。二是赵承嘏将一块刻有“国立北平研究院药物研究所”的牌匾从北京带到上海,并始终保留着。“赵先生对科学的热爱与认真可见一斑。”陈凯先说。
作为赵承嘏晚年的弟子,中科院院士谢毓元曾作为助手与赵老一起进行科研工作。谢毓元记得,在新中国有关部门提出研制生产麻醉药普罗卡因的任务时,赵承嘏毫无保留地把自己在法国工作时申请普鲁卡因专利的笔记本交给了谢毓元,并指导谢毓元完成了研制。“虽然自己经费也很困难,但这些工作都是无条件完成的。” 谢毓元说,“赵先生严谨的态度、质朴的品德,让我很钦佩,是我一生学习的榜样。”
中科院药物所所长蒋华良说,赵承嘏热爱科学,研究工作占据了他整个心灵,他一生绝大部分时间是在实验室里度过的。居住上海30多年,赵承嘏很少去电影院、戏院,很少外出浏览名胜古迹。他常对人说:“一天不到实验室, 就好像少了什么似的。” 赵承嘏一生坚持自己的生活制度,每天三餐,规定时间,不提早也不推迟。晚上继续工作,直到年迈还是晚上10点后睡觉。
赵承嘏的儿子赵体平回忆父亲时说了这样一段话:“我记不得他生前讲过什么豪言壮语,也记不起他有什么特别事情。他考虑一切事情都从一点出发,就是如何能不受干扰地坚持他的研究工作,埋头于发现新的药物品种。”这便是赵承嘏一生的真实写照,也是留给中国科学界最宝贵的科学精神。
(相关报道见0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