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日报】小小甜茶让院士与农民结下不解缘

  上海药物所课题组准备申报保健品和新药,湖南芷江县规划把种植基地扩大到5万亩

  小小甜茶让院士与农民结下不解缘

  本报讯(记者 黄海华)木姜叶柯甜茶,被誉为“树上的虫草”。就是这看似普通的绿色树叶,连接起中科院上海药物所所长蒋华良院士与湖南芷江大树坳乡茶农胡应祥之间的不解之缘。日前,胡应祥和芷江县领导又一次来到上海药物所,了解甜茶的最新科研进展。

  第一次和科学家交上朋友

  10年前,上海药物所在研究抗糖尿病药物时,需要大量用到根皮苷。根皮苷最早从苹果皮中被分离,但含量只有万分之一;而在甜茶中含量则高达5%以上。一次偶然,上海药物所科研人员从装甜茶的蛇皮袋里发现了胡应祥的名片,蒋华良当即派人联系胡应祥,了解甜茶的生长情况,听说胡应祥要来上海参加茶博会,更是力邀他到上海药物所来做客。

  那是胡应祥第一次走出大山。1997年,乡领导找到当时的村委会主任胡应祥,希望他能盘活濒临倒闭的乡茶场。茶场位于海拔800多米的高山上,周边5公里无人烟,水要从山脚挑上来。他带着妻儿一起赶着猪,在破败不堪的茶场住了下来。尽管他种的绿茶获得过“湘洽会”金奖,但由于山高路远,没有销路。到了2001年,胡应祥注意到当地农民喜欢喝一种长在深山密林的野生甜茶,已经有300多年饮用历史,于是采来野生甜茶进行加工,但由于申请不到食品安全生产许可证,他在怀化市开了3次店都以失败告终。

  这也是胡应祥第一次和科学家交朋友。他清楚记得,自己当时穿着一身旧军装,脚上是一双解放鞋,正感到局促之际,蒋华良说自己也是农民的儿子,什么农活都会干,手上还有割稻时留下的疤痕。胡应祥感觉距离一下就拉近了。从蒋华良这里,他第一次听说口感甘甜的甜茶具有降血糖的功能,振奋不已。

  历经6年获批“新食品原料”

  由于野生甜茶量少,采摘不方便,胡应祥开始按照中药标准进行人工种植,他每个月都会把甜茶样品邮寄到上海药物所进行检验。蒋华良请上海药物所赵维民、李佳、甘勇和李静雅研究员与他合作,进行有效成分分离和抗糖尿病活性成分筛选研究。起初,人工种植的存活率只有10%,后来达到80%。胡应祥征集了全县8个乡镇393户贫困农民的3100余亩土地,大面积种植甜茶。

  “富农”,这是胡应祥给公司起的名字,也是他多年来的心愿。如今,公司年产五六十吨甜茶,农民每亩地一年最高收入可达7200元。但问题也接踵而来。与龙井、碧螺春等普通茶叶不同,甜茶饮用仅限于芷江当地,如想在全国销售,必须向国家卫计委申请“新食品原料”。胡应祥从2011年3月开始申报,他没有钱做安全性毒理评价,蒋华良和朋友就借给他20万元;他只有小学文化,上海药物所科研与新药推进处为他做智囊团,还陪同他一起答辩。经过6年艰苦努力,终于在去年5月30日获得了批复。

  胡应祥闻讯后,63岁的他趴在办公桌上大哭了一场。他第一个想要分享喜悦的人就是蒋华良。10年来,这位比他小11岁的科学家更像是他的亲人。最让胡应祥感动的是,蒋华良看到大山里的学校比自己初中时的学校还要简陋,于是和几位同学一起捐了50万元,在大树坳中学建了一所现代化的教学楼,如今该校的升学率进入全县前5名。

  “我从老胡身上学到了很多。”蒋华良感慨不已,期待着下一次芷江之行。上海药物所甜茶课题组正在研究通过配伍来增加降低血糖的效果,准备申报保健品和新药。胡应祥同样踌躇满志,芷江县规划用四五年时间把甜茶基地扩大到5万亩,“现在是最好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