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报】25年工作日志每页都一丝不苟 药物所王逸平档案展让人感叹这就是真正的科学家!

  “多数人的生命最多只有3万天,除了吃饭睡觉,真正能用来工作的有效时间只有1万天,要在有限的时间里做些有意义的事。”

  “药学研究的每一分付出,每一点进步,都能为百姓生命健康带来一丝希望。”

  ……

  在“时代楷模王逸平的新药记忆”主题档案展上,又一次见到王逸平一丝不苟的字迹、真诚温暖的笑容、朴实却充满力量的“金句”。

  6月9日是国际档案日,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在6月10日至18日期间举行“时代楷模王逸平的新药记忆”主题档案展。

  为弘扬王逸平“不忘创新为民初心,牢记创制新药使命”,档案展以“胸怀大爱,研发新药”“锐意创新、研究药学”“坚韧执着、以身报国”三个部分为主线,用生动的展板、详实的档案,展现王逸平献身科学、献身祖国的一生——舍身忘我、严谨治学、淡泊名利,矢志不渝追求“做全球临床医生首选的新药”的坚定初心。

  尽管不少人已从媒体报道中了解到王逸平为新药研发不断“再战一回”的事迹,但此次档案展现场首次展出一批珍贵的实验记录、工作日志、信函手稿、科研仪器、奖励证书等,还是让参观者为之动容。

  善人善己 才能从容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

  其中最珍贵的是王逸平自1994年-2018年间的全部工作日志,厚厚一大摞,翻开任何一页,都记录得一丝不苟。据王逸平的妻子方洁介绍,因为贫血导致记忆力衰退,王逸平养成了事无巨细地记录工作生活的习惯。在1996年11月4日-10日这一周的日记中可以看到,王逸平从早到晚都被工作安排得满满当当,每天仅日程都至少要写满一页。星期四这天有些特别,在倒数第二项日程中,他写道:“晚上与方洁、王禹辰在外用餐(方洁生日),然后赴徐家汇六百拍照。”然而,留给家庭生日聚会的还不是一个完整的晚上,晚上9:30王逸平又开始打电话联络工作伙伴,为实验进展而忙碌。

  在宝贝女儿十四岁生日之际,王逸平和方洁给女儿合写了一封意味深长的信,寄语女儿做一个踏实的人、做一个有责任感的人、做一个健康的人。“辰辰,我们希望你做一个踏实的人,不要轻视平凡的事,不要投机取巧,不要苛求自己做不到的事,用一颗善人善己之心,去对待身边的人和事,要有一种坚韧的毅力和不断上进、 持之以恒的精神,不向困难低头。遇事要胜不骄、败不馁,要有一种平和的心态,只有这样,才能从容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这也是王逸平留下的珍贵精神财富。

  沉甸甸的奖座、证书,齐整整的日记、书信……此次展出的档案另有王逸平赴国家药审中心学习新药审批工作的结业证书及学习笔记,据介绍,他是上海药物所派往药审中心学习相关新药审批法规的第一人,他带回的宝贵经验为上海药物所从“出论文”到“出新药”的战略转变中发挥了示范作用。

  新药追梦 一个党员平凡而又不平凡的一生

  档案展首日还举行了“时代楷模王逸平档案实物捐赠仪式”,上海药物所与方洁女士一起将王逸平生前重要档案资料及科研装置等6件实物档案捐赠给国家博物馆。其中有一本特殊的日记,是王逸平从2009年初开始,对自己的克罗恩病史10年的跟踪记录。在扉页上,他这样写:“从‘千年虫’2000年至今,进入第十个年头,时间一直在飞奔。就像小品里说的,‘眼睛一睁,一闭,一天过去了。眼睛一闭,不睁,一生过去了’。2009年,对我是一个特殊年份。今年初,我的克罗恩病又严重起来,开始影响工作和生活。很多人对我说过,‘身体是本钱’,是啊,人到了一定的年纪就要注意保本了!”最后一次记录是2018年3月26日,“今年以来,上腹部间歇性疼痛时有出现,午餐后经常会出现痉挛性疼痛”。

  上海药物所党委副书记田申荣告诉记者,在挖掘整理王逸平档案资料的过程中,许多次被他的正能量深深感染,一位平凡而又不平凡的时代楷模是这样炼成的,他的心路历程值得每个党员、每个科研工作者、每个新药追梦人学习。

  有两本已经泛黄的相册令田申荣印象深刻。其中收藏的不是私人照片,而是王逸平在老一辈科学家研究基础上传承创新的丹参多酚酸盐、硫酸舒欣啶的研究亮点工作。而现在,他的研究笔记,也成为年轻新药人学习的重要资料。“这是真真正正的继承与发扬,这就是所谓的‘传承’。”

  据悉,在王逸平逝世一周年之时,上海药物所曾举办过一次小范围的纪念座谈会,与新引进的课题组长分享王逸平坚守一生的新药梦。年轻的科学家动容地说,曾与家人在电视上看到他的事迹,身边的老父亲严肃而又动情地嘱咐自己,你就要做这样的科学家!(记者 / 董纯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