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科技报】一位战略科学家的创新与坚持——记中科院院士陈凯先

  无论是长期接触的同事朋友,还是只有一面之缘的相识者,提起陈凯先院士,大家的第一反应就是:这是一位“温良恭俭让”的学者。他待人耐心谦和,颇有“温润如玉”的君子之风。面对于兄弟单位、青年同志的要求,他总是尽量努力予以满足。

  然而,在谦和的外表之下,陈凯先有着一颗非常果敢坚韧的心灵。他能敏锐地洞察到新兴科技领域,紧紧抓住学科发展方向,在创新之路上披荆斩棘,探索科学的脚步从不停歇;他能高瞻远瞩,心怀国家,为一家研究所、一所大学的发展殚精竭虑,为科技最终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呕心沥血。

  这就是陈凯先院士,一位孜孜不倦推动我国药物科学与医药产业发展的科学家。

  开拓科研领域 

  陈凯先的学术道路是从1978年国家恢复研究生招生开始的。这一年,他以优秀的成绩考入中科院上海药物所,成为药物化学家嵇汝运在1978年后招收的第一名研究生。

  陈凯先常说嵇汝运是影响他一生的良师。20世纪70年代末,嵇汝运就敏锐地意识到:新药发现从随机筛选向理性设计转变是国际药学发展的新趋势。陈凯先认识到,由理论化学(量子化学)、计算机科学与分子生物学等学科交叉催生出的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新领域,是新药研制的前沿领域,并毫不犹豫地投入其中。

  新领域,新方向,听上去很诱人,但科学之路绝对不会一帆风顺。记得研究生学习刚开始,第一堂线性代数课就遭遇测验,让陈凯先经历了“有生以来最狼狈的一天”;在偏远地区合作单位使用大型计算机,陈凯先废寝忘食,甚至累得晕倒;远赴巴黎留学,教授严厉而寡言,让陈凯先时时感受到巨大压力……

  面对困难,陈凯先没有畏惧,愈加勤奋地工作,努力开拓发展我国的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技术。30多年来,他的同事和学生不断前进,把中科院上海药物所发展成为国内领先、国际知名的药物设计和发展研究中心。药物所的研究团队成功地把运算速度达数万亿次/秒的国产超级计算机应用于药物-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的分子动力学模拟、大规模化合物数据库的虚拟筛选和药物分子设计,并发现了一批针对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的活性化合物和药物先导化合物,其中一些已被确认为候选新药进入了后续的研究阶段。

  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人类基因组研究的突破,带动药物研究进入了一个革命性变化的新时期。陈凯先认真分析这一新的发展形势,联合兄弟单位及时申请“973”项目,并任首席科学家,带领团队开展基于基因功能的创新药物研究。

  胸怀国家战略 

  陈凯先一直认为:“只有想大局、谋大事,急国家所急,才能高屋建瓴,主动发展,开创新局。”我国药物研究和医药产业长期以来以仿制为主,创新能力十分薄弱。1996年担任上海药物所所长后,所领导班子提出以“出新药”为目标,建设我国创新药物研究国家队,融入国家和地方生物医药发展的战略框架,为我国药物研究从仿制为主到创新为主的历史性转变和医药产业的跨越式发展作出贡献。

  新药筛选是我国创新药物研究突出的薄弱环节之一。陈凯先和所领导班子组织全所力量积极向科技部申报建立“国家新药筛选中心”。1997年,上海药物所成功通过科技部组织的专家评审,被遴选为我国首个“国家新药筛选中心”。目前,该中心已建成中国和亚洲最大的化合物样品库[x1],为国家药物研究的源头创新和持续创新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1996年,上海市政府和科技部等部委决定共建“张江国家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基地”。陈凯先和所领导班子反复研讨,认识到药物所一定要融入国家和地方的发展战略,一定要置身于国家发展战略的前沿和核心。只有这样,药物所的作用才能充分发挥,自身的发展也才有广阔的天地。他和所领导班子一起,耐心细致地和所内老中青同志沟通,统一了大家的思想。1999年9月,上海药物所领导班子根据院党组的要求,果断地作出了整所搬迁到浦东张江高科技园区的决定。并于2003年3月完成整所搬迁,全所面貌一新,条件大为改善。

  12年过去了,实践证明:上海药物所东迁张江这一重大举措,开启了该所新世纪长期发展的历史新篇章,使其走上了蓬勃发展的良性循环之路。这一决定对加快张江国家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基地的发展、加强中国科学院与上海市的紧密合作,都产生了重大促进作用。

  如今,上海建设科创中心号角已经吹响,作为上海市科协主席,陈凯先再次建议,要把张江打造成富有活力、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引领生物医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强劲引擎,使上海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生物医药创新中心。

 

(原载于《上海科技报》2015-06-17 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