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报】“一个人的研究所”一心为百姓制良药
赵承嘏,出生于江阴一个中药铺主家庭,清末考中秀才,国学根基深厚;在科举制度废除之后弃文从理,官费留学,先后在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和瑞士日内瓦大学完成学士和博士学习。1922年,他只身回国,矢志实现中草药化学研究的理想。他也是中国科学院首批学部委员之一,更是中国科学院首批特级研究员(共8人)之一。
麻黄、贝母、延胡索、除虫菊、洋菊花、细辛、曼陀罗、防己、人参、三七、钩吻、雷公藤、大戟、羊角藕、蚯蚓、黄藤、常山等,都是赵先生倾尽毕生心血研究的对象。其中,常山碱是比青蒿素更早涌现的抗疟“希望之星”。在抗战刚取得胜利的艰苦条件下,赵承嘏带领助手高怡生等,并与药理学家张昌绍、陈克恢先生等合作,研究抗疟的有效成分。他们从常山中分离到3种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的异构体,并发现常山丙碱的抗疟作用是奎宁的148倍。这一研究成为上世纪40年代的世界常山抗疟热潮研究中的高峰。可惜的是,研究证实常山碱具有较强的毒副作用,最终并未用于临床。
赵先生为我国天然产物化学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中科院上海药物所迄今为止研究了2000余种中草药和植物,分离纯化了6000多种天然化合物,发现了100多种新化学骨架,从中发现了一大批具有各类生物活性的化合物,在此基础上开发了多种新药。
中科院上海药物所所长蒋华良研究员表示,最值得我们铭记的,是赵承嘏先生对科研工作的挚爱。无论时局如何动荡,他始终守着药物研究所。抗战前,药物所仅赵承嘏1名专任研究员,但哪怕是“一个人的研究所”,也没有停下过“一心一意为百姓创制良药”的努力。“这才是一个真正科学家最宝贵的品质,也是我们今天纪念赵承嘏先生的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