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科技报】与党同龄,向光而生 ——中科院上海药物所丁光生研究员的科研之路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就在几乎同一时刻,一名男婴在北京呱呱坠地。这位与党同龄的男孩名叫丁光生,在多年后成长为我国第一代麻醉学家、药理学家和编辑学家。在解毒药二巯丁二酸的研制中,他是主要研究者之一。
  2021年7月19日,上海药物所举行专题学习报告会,通过回顾丁老波澜壮阔的百年人生,共同学习、弘扬老一辈科研工作者们“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的科学家精神,传承药物所“为民、执着、融合、自强”的新药精神。
  “解放军夜宿南京路”触动回国之情
  丁光生出身科学名门,父亲丁绪贤是中国半微量分析化学研究和世界化学通史研究的开拓者之一,母亲陈淑是我国最早的女留学生之一和中国女子教育先驱,他的叔父们也在大学教授化工、化学或物理。在家族影响下,丁光生自幼以科学救国为志。
  1947年,丁光生到美国学习临床麻醉学,主要开展局部麻醉药普鲁卡因的代谢和毒理研究,建立了普鲁卡因及其代谢产物二乙基氨乙醇的微量测定方法,并于1950年6月获芝加哥大学药理系哲学博士学位,堪称为中国第一代临床麻醉学家。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丁光生骤然间面临莫大的人生抉择。一方面是美国诸多知名机构的工作邀请,一方面是父亲来信提及国内百废待兴的困难局面。丁光生回忆曾在报纸上看到一张照片,讲述的是祖国上海解放时,解放军为了不扰居民而夜宿南京路的情景,从而倍添对共产党建国的信任,毫不犹豫地选择回国。他依然记得踏上祖国土地时的激动之情:“当我提着两个沉重的箱子走出罗湖火车站,第一次见到五星红旗时,经不住热泪盈眶。”
  筚路蓝缕研制中国解毒药
  新中国刚刚成立,科学研究百废待兴。丁光生经竺可桢和贝时璋介绍,加入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开始一场白手起家筚路蓝缕的创业征途。从实验台的图纸设计,仪器设备的订购、加工,到规章制度的制订,药理学研究队伍的培养……丁光生事无巨细、亲力亲为。由于药理实验离不开动物,他把仓库改建成动物房。天冷水泥不易干,他就守着炭炉去促干,夜里睡在施工中的动物房内。
  丁光生先后领导筹建了国内最早的抗高血压和抗血吸虫病药物研究室。在防治血吸虫病的药物研究中,他组织筛选过几百种合成药。发现锑剂巯锑钠,可肌肉注射治疗人和耕牛的血吸虫病;发现非锑剂敌百虫口服有疗效后,曾在农村治疗过上万名血吸虫病人。
  虽然巯锑钠最后没有成为一个很好的血吸虫病治疗药物,但谢毓元等合成巯锑钠的一个中间原料——二巯丁二钠却在丁光生、梁猷毅等人反复试验后,发展成为对重金属中毒具有解毒疗效的创新药,用于锑、汞、铅、砷等中毒及肝豆状核变性。1965年,该药顺利通过在上海召开的成果鉴定会,成为我国首创的重金属广谱解毒药物。在二巯丁二钠的基础上,丁光生、梁猷毅等人对口服二巯丁二酸进行了系统的药理研究,经动物实验证实,它毒性低、易吸收,对治疗多种金属中毒均有明显疗效,不亚于二巯丁二钠。
  1991年,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正式批准二巯丁二酸用于儿童铅中毒,于美国市场上应用。这是当时我国研制的化学药品首次被美国批准仿制。
  倡导建立编辑学
  “文革”结束后,丁光生致力于创办学术刊物。他在1980年创办了《中国药理学报》,并在担任主编期间,做了很多创新之举。如:率先在国内倡导采用国际标准化《生物医学期刊投稿的统一要求》,倡导使用规范化的关键词(Key words),首次采用统一参考文献书写的温哥华格式,强调使用国际单位制,倡导使用统计学显著性标注法……在他的领导下,《中国药理学报》创刊仅五年就被SCI收录,是早期被SCI收录的少数中国期刊之一。
  丁光生认为,编辑是一门学问,因此他积极倡导建立一门新学科——编辑学。1985年他参与成立全国最早的编辑学会——“上海市科技期刊编辑学会”,被当选为理事长。1987年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成立,丁光生当选为副理事长。
  由于丁光生在编辑领域的突出贡献,1997年11月,他荣获了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金牛奖”和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的“韬奋出版奖”。(记者/耿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