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江科苑】手性地思考,手性地工作——记上海药物所张华

  “手性地思考,手性地工作,是很多化学相关研究领域工作中必须养成的思维习惯”。这是中科院上海药物所张华研究员最近经常会跟学生谈及强调的工作要点之一。作为中科院青年创新促进会的一员,年轻的想法耳目一新,实则蕴藏深意。  化学中的“手性”是个非常有意思的概念。“你会发现你的左手和右手看起来似乎一模一样,但无论你怎样放,它们在空间上都无法完全重合,它们只有在镜中的影像才可以完全重叠在一起。”张华介绍说,“化学中的手性分子来源于其组成原子在空间中的不同排列组合,这种具有镜像关系的两个化合物互被称为对映异构体。”

  因受限于经典的教科书内容和工作条件,对于很多天然产物领域的科研人员来说,虽然对“手性”的概念非常熟悉,但对于天然存在的“对映异构体”现象却很少有直观清楚的认识。

  带着对“手性”分子的职业敏感,张华研究员在其近期的科研项目中,敏锐地发现一处文献报道中似乎存在的疑点,他在多数人可能会忽略的边缘数据“旋光”上发现了自己化合物与文献报道的不同。传统认识中天然产物通常以“光学纯”的形式被生物合成,然而自然界最喜欢和科研人员捉迷藏的地方就在于总是有例外的产生;实际上天然产物对映异构体的存在并不像科学家们最初以为的那样罕见,只是因为鲜有报道而被淹没在浩如烟海的庞大文献库中。

  直觉与质疑使他对该样品又重新进行了“手性”分离纯化,不出意外得到了一对对映异构体。在此基础上,他又对另外几个同系列分子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了另外两对同样存在对映异构现象的化合物。这一研究结果推翻了前人对这类分子不同异构体存在于不同植物中的常规认识和定论。在被这一突破式发现“惊喜到”后所带来的快乐仿佛就是“找到另一半的喜悦和满足”。

  张华对植物化学的热情,也如“手性”的概念一样,只是他的左手是“坚守”,右手是“创新”。正是凭着这份孜孜不倦的探求本质的好奇、坚持和质疑精神,张华打开了对应异构体研究的“一扇窗”,并在天然产物研究领域完成从量的积累到质的突破,攻克多个科学难题,取得一系列科研成果。2013年,由于突出成绩和综合科研能力,他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天然药物化学”专业方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支持,将在更广阔的天地中实现他的“新药梦”。(徐晓萍 刘绍飞)

(原载于《浦江科苑》2015-05-04 第2版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