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日报】抗肥胖药靶点研究有新突破

  《自然》发表中科院上海药物所吴蓓丽课题组论文

  抗肥胖药靶点研究有新突破

  肥胖已成严重的公共健康问题,目前全球每年有数以百万计的人死于与肥胖相关的疾病,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神经肽Y是人体内最有效的刺激食欲的物质,其主要通过激活Y1R 行使这一功能,Y1R大量存在于人体中枢神经系统中,参与调节进食和能量代谢,是抵抗肥胖、焦虑和癌症等疾病的重要药物靶点。近日,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吴蓓丽课题组首次测定Y1R分别与两种抑制剂结合的高分辨率三维结构,揭示了其与多种药物分子的相互作用机制,为治疗肥胖和糖尿病等疾病药物研发提供重要依据。该研究成果于北京时间今天凌晨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自然》在线发表。

  目前,Y1R的配体存在选择性差和口服生物利用率低等问题。选择性差,意味着其不单与Y1R发生作用,可能与其他受体相互作用,引起危害健康的副作用。口服生物利用率低,意味着药物被人体吸收的能力差。至今尚无靶向Y1R的药物成功上市。

  吴蓓丽课题组联手国际伙伴,通过多学科紧密合作与攻关,首次成功测定Y1R分别与两种小分子抑制剂结合的复合物晶体结构,在原子水平上阐明Y1R与这两种抑制剂的精细结合模式,为靶向该受体的药物设计提供了高精度的结构模板。

  如果把神经肽Y看成是一根绳子,这根绳子的两头即N端和C端。当神经肽Y和受体结合时,就像一根绳子的两端同时插在受体不同的口袋里。之前对于C端的结合位点已有一些研究,但对于N端的结合位点到底在哪里并不知道,更不用说精细结构了。研究团队在国际上首次发现神经肽Y的N 端区域在Y1R受体中的结合位点。

  吴蓓丽说:“服用减肥药物通常伴随神经和心血管系统的损伤,导致失眠、焦虑、高血压、心悸等副作用,我们的研究阐明了Y1R与不同类型配体的精细作用机制,有助于人们设计出药效更强、副作用更低的新型减肥药物。肥胖容易引起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如果在早期对肥胖进行精准干预治疗,也能减少相关疾病发生。”

  从去年5月18日算起,这是吴蓓丽课题组一年内第三次在《自然》发表论文。而从她2011年回国算起,这是其课题组第六次在《自然》发表论文,还有一篇发表在另一国际顶级学术期刊《科学》上。

  在吴蓓丽看来,发表论文是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就拿最近这一年在《自然》发表的3篇文章来说,每个课题都做了三四年时间。